推進IPv6網絡發展的市場前沿
推進IPv6網絡是毋庸置疑的。IPv6網絡的推進工作已經被廣大廠商和運營商大吹大擂,聲勢大動了一番。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下面的咨詢,在IPv6網絡的發展中我們還需要改進什么,解決一些什么問題呢?
倍受關注的“2010年全球IPv6下一代互聯網高峰會議”于4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NTT(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技術規劃部NGN推進室網絡技術高級經理伊藤陽彥表示,日本運營商對推進IPv6網絡都有很強的緊迫感。
伊藤陽彥稱,NTT在8年前或更早些時候就已開始提供基于IPv6的正式服務。同時他強調,在IPv4向IPv6過渡的進程中,運營商必須進行有效的管控,以保證提供原有(基于IPv4)的服務質量。
日本運營商“領銜”IPv6網絡發展
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電子產品開始與互聯網融合,尤其是電視加入上網功能,通過IP傳送節目在全球愈發受到歡迎,并成為一大趨勢。然而,當中存在的挑戰也很多,其中之一便是IPv4地址空間正在逐漸耗盡。有專家預測,IPv4地址最快將在2010年用光,而IPv6能為電子設備提供多得多的地址空間,這也是向IPv6協議遷移顯得如此迫切的原因所在。
目前,全世界向IPv6遷移的腳步都十分緩慢。但作為例外之一的日本,其電信運營商NTT已經啟動了IPv6的配置工作。去年夏季,日本政府確立了IPv6的轉型框架。日本***的運營商NTT計劃到明年春季,將80%的網絡轉為IPv6 Ready狀態;而軟銀也支持“隨到服務”。基于這一條件,日本也將成為運營商迎合IPTV(網絡電視)熱潮的一個范例。
NTT北美公司產品工程部總裁CodyChristman早前表示,“NTTPlala的HikariTV是全球***基于IPv6網絡協議的大規模商用IPTV電視服務。”“該網絡上有76個標準和高清電視頻道,超過1000個視頻點播節目,其卡拉OK服務提供的歌曲有13000首。”
對于向IPv6遷移,伊藤陽彥則表示,從整體形勢來看,日本運營商目前提供的服務基于私網,要轉移到公網,首先就會面臨IP地址不足和轉型的問題,因此進程自然較為緊迫。
對于IPv4向IPv6的遷移周期,伊藤陽彥表示手機終端將是其中進展最快的一環,幾年后就都可以支持IPv6了。但另一方面,固網、電腦終端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他個人認為要10年左右。
IPv6網絡為信息服務插上“翅膀”
新一代的信息服務,正借著Ipv6徐徐張開的翅膀,呈現騰飛之勢。一旦IPv6在世界范圍內普及推廣開來,人們便不用再為缺少地址而費盡心機地想出各種替代方法,以犧牲很多IP協議所提供的優良功能為代價了。那時,每人都將擁有一個或多個IP地址,配備上相應的計算機設備,無論你在天涯海角,都可以做到隨時在線,連接全球。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知名運營商大都已經宣布IPv6商用計劃,中國電信也于今年年初全面啟動下一代互聯網部署試點工作。美國***的有線電視運營商Comcast今年年初正式宣布其IPv6商用計劃,其用戶可以從今年第二季度起自愿選擇使用IPv6服務。
從日本方面來看,其繁榮的智能手機普及,催生了IPv6的加速應用。因此,在推動IPv6的應用方面,日本可謂不遺余力。NTTPlala是NTT旗下的一家日本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其推出的HikariTVV項目便是運行于NTT下一代IPv6網絡之上。據CodyChristman透露,該網絡已經向日本1000萬用戶提供互聯網服務,Hikari TV服務目前正逐步向成千上萬戶家庭滲透,日本消費者可以購買Hikari支持IPv6的機頂盒。
并且,早在2年前,東京大學研究室大樓進行了IP化智能樓宇改造,耗資4000萬日元(約合290萬人民幣);大樓一年的電費是1億日元(730萬人民幣),節能效率達到30%,一年多即收回成本。而東京大學的全年電費是290億日元,全面引入IPv6的效益頗為可觀。
隨著互聯網地址資源的告急,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加大了對IPv6的部署力度。2010年,已成為IPv6產業發展的新元年,新一代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如風微飔,徐徐而來。
大勢所趨IPv6遷移不可單靠技術
IPv4向IPv6已然是大勢所趨,但在IPv6完全取代IPv4之前,這兩種協議難免要有一個可能是相當長的共存時期,并且就目前的環境而言,要實現純粹IPv6的路由是很困難的。IPv6網絡可能需要在研究所和學術機構中進行足夠的試驗,才能象IPv4一樣成功的投入商業運營。因此,從IPv4到IPv6要有一個過渡時期。
此外,不管是WLAN、IPv6還是網絡帶寬性能的提升,以及多業務融合的智能網絡都將由“安全”下達“是否繼續”的指令。正如一種預言:下一代網絡的發展沒有安全可信作為前提,作為技術保障,所有的新技術、新方向將黯然失色。因此,安全可信是下一代網絡發展的基石。
就國內三大運營商而言,目前中國電信已經完成了IPv4向IPv6過渡的技術調研、方案制定、設備終端測試等各項工作,并且選取長沙、無錫、廣州、成都以及濟南5個城市進行IPv6網絡試點工作。
然而,運營商遷移的策略光靠技術遷移是不行的,而運營商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因為它要解決地址的資源問題。同時,要保證業務的成長和運營成長的連續性,同時不能對現有的用戶有很大的影響。并且,到IPv6和下一代互聯網并非一蹴而就,因此逐步的投資方案同樣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無論是研發下一代網絡,還是推進網絡融合,都是因為電信網、互聯網、有線電視網這三者之間的融合,不僅可以減少惡性競爭,大大降低網絡維護成本,為國家節省資源,提升網絡的性能和資源的利用率,而且對于普通民眾來說,也可以享受到更多、更便捷的業務,同時也節約了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