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Hyper-V容災恢復站點選擇服務器
容災恢復規劃中的一個重要錯誤就是分別規劃主站點和輔助站點。任何高效的業務持續性戰略都會把兩個容災恢復站點與其業務連接起來。
在“創建Microsoft Hyper-V容災恢復站點”這一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TechTarget中國的特約專家Greg Shields介紹了各種導致虛擬化工作環境失敗的情況。則接下來一步——搭建Hyper-V容災恢復站點——就要求更加細致的規劃。
在容災恢復站點需要足夠的服務器設備才可以應對宕機備份的虛擬機。需要記住的是:在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也可能不需要備份所有的虛擬機。因此首先考慮為容災恢復站點規劃和主站點同樣多的Hyper-V主機。然后通過標識出在出現故障時可以放棄的虛擬機從而縮減容災恢復站點主機的數量——但是同時需要確保考慮到后期擴展。
最后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點——記住容災恢復站點是用來防止出現災難性事件的。這就意味著主站點和輔助站點之間的距離必須足夠遠,這樣才可以防止出現災難時兩個站點同時被毀壞。
因此,例如,如果一家銀行為了防止龍卷風帶來的災難,則可能把其容災恢復站點放置在城市的另外一側。另外一個例子,希望防止颶風災難的沿海業務就需要在更遠一點的內陸找一個合適的位置。
在決定輔助容災恢復站點位置時,把兩個站點之間的網絡和性能需求考慮進來。距離比較近的站點可能比那些距離比較遠的站點花費較少的昂貴的網絡解決方案費用。做容災規劃相當重要,但是真正需要的是一個保護虛擬機的功能性解決方案。在這些規劃復付諸實踐之后,就可以對Hyper-V容災恢復輕松地實施Microsoft的解決方案——這是本系列文章中后面兩篇要討論的內容。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