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wifi無線技術結構
前文介紹了相關的WIFI基礎知識,現下應用情況,以及北京的WIFI覆蓋情況。那么,接下來,我們將探討一下關于wifi無線技術結構。希望通過本文,能讓大家對wifi無線技術結構有一個簡單的印象。
一個WiFi聯接點網絡成員和wifi無線技術結構
站點(Station) ,網絡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基本服務單元(Basic Service Set, BSS) 。網絡最基本的服務單元。最簡單的服務單元可以只由兩個站點組成。站點可以動態的聯結(associate)到基本服務單元中。
分配系統(Distribution System, DS) 。分配系統用于連接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Medium) 邏輯上和基本服務單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開的,盡管它們物理上可能會是同一個媒介,例如同一個無線頻段。
接入點(Acess Point, AP) 。接入點既有普通站點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統的功能。
擴展服務單元(Extended Service Set, ESS) 。由分配系統和基本服務單元組合而成。這種組合是邏輯上,并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遠。分配系統也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技術。
關口(Portal) ,也是一個邏輯成分。用于將無線局域網和有線局域網或其它網絡聯系起來。
這兒有3種媒介,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以及和無線局域網集成一起的其它局域網使用的媒介。物理上它們可能互相重疊。
IEEE802.11只負責在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上的尋址(Addressing)。分配系統和其它局域網的尋址不屬無線局域網的范圍。
IEEE802.11沒有具體定義分配系統,只是定義了分配系統應該提供的服務(Service) 。整個無線局域網定義了9種服務,5種服務屬于分配系統的任務,分別為,聯接(Association), 結束聯接(Diassociation), 分配(Distribution), 集成(Integration), 再聯接(Reassociation) 。
4種服務屬于站點的任務,分別為,鑒權(Authentication), 結束鑒權(Deauthentication), 隱私(Privacy), MAC數據傳輸(MSDU delivery) 。
以上就是wifi無線技術結構的介紹,通過其硬件的接入和搭建,協議的支持和服務,才成就了現在的WIFI無線上網功能。
WiFi是一種無線傳輸的規范,一般的,帶有這個標志的產品表明了你可以利用它們方便地組建一個無線局域網。而無線局域網又有什么好處呢?很明顯——無須布線和使用相對自由。
在中國大陸2006年截至,共有商業架設無線熱點80000個左右,并有一些網站提供免費和收費的WIFI無線熱點查尋功能。
比如:www.wifi01.com 提供WIFI無線熱點的地圖搜索查詢功能 。
但是,目前國內對于WIFI的態度是不予支持的。也就是說國內基本上不推進WIFI的,盡管現在國內的一些地方還是存在WIFI網絡。
現在的一些移動設備,因為國外在推行WIFI網絡,所以一般都帶有WIFI連接模塊。而因為國內的原因,所以一些設備的國內版本就將WIFI模塊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