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無線AP模式大全
經過一系列關于無線網絡,無線AP的介紹。大家已經對無線AP 的基礎,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么,本文著重講的是無線AP模式。那么無線AP模式有是什么呢?分為幾種呢?請看下文吧。
無線AP模式,又稱為基礎架構模式(Infrastructure),它由無線訪問節點(AP)、無線工作站(STA)以及分布式系統(DSS)構成,覆蓋的區域稱基本服務區(BSS)。其中AP用于在無線工作站和有線網絡之間接收、緩存和轉發數據,所有的無線通訊都由AP來處理及完成,實現從有線網絡向無線終端的連接。AP的覆蓋半徑通常能達到幾百米,能同時支撐幾十至幾百個用戶。
根據AP的功用不同,WLAN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網絡環境的需求, 實現不同的組網方式。目前市場上的AP可支持無線AP模式、點對點橋接模式、點對多點橋接模式、AP Client客戶端模式、混合模式和無線中繼器模式六種組網方式。
1)無線AP模式
AP(Access Point,接入點模式),這是我們無線AP的基本工作模式,用于構建以無線AP為中心的集中控制式網絡,所有通信都通過AP來轉發,類似于有線網絡中的交換機的功能。
2)AP客戶端模式
AP client模式下,即可以有線接入網絡也可以無線接入網絡,但此時接在無線AP下的電腦只能通過有線的方式進行連接,不能以無線方式與AP進行連接。
![]() |
基礎架構模式組圖
此種模式下,應用最多的就是需要無線漫游的,故也稱其為無線漫游模式,有時需要采用多個無線AP來滿足用戶較多的需要。AP構成一個統一的無線工作組,所以其SSID必須相同,其他的認證、加密模式的設置也都需要相同。而由于相同或相鄰的信道(Channel)存在相互干擾,有必要將相鄰的AP使用不同的信道。它不僅能擴展無線覆蓋范圍,還能在信號重疊區域提供冗余性保障,設置相對簡單,所以被廣泛采用。
無線AP模式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環境,它是一種基礎性的構架模式,如上圖所示,一般的終端無限用戶都需要采用這種方式接入網絡之中。在學校,圖書館的閱覽室和自習室是學生課外來得最多的地方,組建了無線局域網,學生們就可以通過帶的筆記本電腦,上網查詢所需資料與校園網內的課件。遠程教育、研究生實驗室則是無線網絡應用的重點,可以方便老師授課和移動辦公。無線局域網的組建給學習、交流、娛樂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實惠。無線移動辦公更是適應企業的發展,使工作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