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通道交換機選購小技巧
與其他技術相比,光纖通道交換機技術還沒有被完全的去應用,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如何等等問題都是生產商應該仔細考慮的問題。核心級交換機(又叫導向器)一般位于大型SAN的中心,使若干邊緣交換機相互連接,形成一個具有上百個端口的SAN網絡。核心交換機也可以用作單獨的交換機或者邊緣交換機,但是它增強的功能和內部結構使它在核心存儲環境下工作的更好。
光纖通道交換機通常提供很多端口,從64口到128個端口到更多。它使用非常寬的內部連接,以最大的帶寬路由數據幀。使用這些交換機的目的是為了建立覆蓋范圍更大的網絡和提供更大的帶寬,它們被設計成為在多端口間以盡可能快的速度用最短的延遲路由幀信號。另外,核心光纖交換機往往采用基于“刀片式”的熱插拔電路板:只要在機柜內插入交換機插板就可以添加需要的新功能,也可以作在線檢修,還可以做到在線的分階段按需擴展。許多核心級交換機不支持仲裁環或者其他的直連環路設備,它們只關心核心交換的能力。
由于在整個環境里面可用性是最重要的,人們都愿意花更多的錢購買冗余性,高冗余交換機的所有部件都是冗余的,完全去除了單點故障,而且保證了非常長久的正常運行時間。這些在冗余上支出的費用一般花費在高可用性背板、電源、冗余電路和維護可用性的軟件上。這種類型的交換機內置很多邏輯電路,用來處理交換機內部的硬件故障。除了冗余之外,核心級光纖交換機支持不中斷服務式的軟件升級,這樣就消除了升級時對系統維護的需要。交替通路是網絡上的一種冗余級別,它可以配置一個有彈性的雙重Fabric,這種網絡完全排除了單點故障,可以避免由于軟件或硬件錯誤、火災、自然災害或者操作錯誤給網絡帶來的嚴重后果。對于大多數的高可用性網絡,應該選擇由核心光纖交換機構建的雙通道網絡。核心級交換機提供最高的可靠性和端口密度。在擁有大量光纖通道基礎設施的數據中心中,這類產品就是幾乎刀槍不入的、集中式的存儲交換機。
選購篇
不管是采用少量交換機搭建一個簡單的存儲網絡,或是通過大量交換機構成一個規模龐大、擴展性好的核心存儲網絡,都要在各個光纖通道交換機品牌和型號中做出選擇。由于交換機是構造存儲區域網絡SAN的核心構件,所以選擇最合適的交換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正確選擇對存儲區域網絡最合適的光纖通道交換機才能提高企業信息管理的效率,滿足最具挑戰性的需求。與其他技術實現相比,光纖通道交換機的選擇可謂是個戰略性的決策,必須既要了解企業目前的IT狀況和需求,同時又要讓選擇的交換機能夠滿足企業今后的發展需求。同時影響最終決策的因素還有可擴展性、兼容性以及與其他硬件設備的互操作性等。值得指出的是,任何一個存儲區域網絡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它時刻面臨著擴展及與新技術、新產品集成的問題。而存儲區域網絡正是通過靈活的可擴展性來滿足未來的需求,從而保護用戶的投資。
擴展性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隨著存儲網絡規模的擴大,原有的系統不能滿足用戶的存儲需求時怎樣擴展為一個更大的Fabric;另一方面是,隨著技術的發展,能夠順利地升級到新的技術與應用。比如,IP存儲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用戶考慮iSCSI和FCIP,FC交換機將來能否進行IP存儲的擴展就顯得很重要。具體來看,必須了解交換機的幾個選擇要點。包括:體現可靠性和可用性的硬件冗余特性、體現網絡節點容量的端口數以及為滿足特定應用環境所需的網絡功能,同時要考慮存儲區域網絡項目的預算費用。選擇交換機的第一步,是要確定要連接多少臺服務器和存儲設備。在挑選交換機時,這里有幾條普遍原則可供參考:對于少于八個設備又沒有擴展計劃的網絡,一個8口交換機已經足夠了,如果計劃將來要擴展到8個以上的設備,那么就要考慮16口的交換機。再如網絡中設備多于16臺的話,要考慮使用多臺16口交換機級聯。
如果要保證關鍵業務的不間斷運行,就需要按照冗余方式構建系統。可以考慮雙光纖交換網配置方案。由于這種網絡拓撲確保了冗余性,所以可以使用較為便宜的單電源交換設備。即使一個光纖通道交換機發生故障,主機和存儲陣列上的鏈路切換軟件也會自動將通信切換到冗余設備上,直到故障設備被更換為止。如果定期停機維護不會影響企業的應用,那么采用一個帶熱插拔電源和風扇的交換機性價比高,同時還保證了電源或風扇的任何一個單點故障都不影響網絡的運行。
總之,在選擇使用哪種光纖通道交換機來建立SAN光纖交換網絡前需要考慮的地方很多,同其他設備采購計劃一樣,需要在比較光纖通道交換機之前明確目前和未來的關鍵需求,還要明確這些需求的優先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