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網交換機的選購要求
局域網交換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里我們主要介紹局域網交換機的選購要求。在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小企業使用局域網交換機組建企業網絡正在成為時尚。就是普通辦公室局域網系統也在考慮交換到桌面,實現辦公室帶寬網絡化。其原因就是由于局域網交換機具有安裝簡單快速、網絡適應能力強、性能良好、可伸縮性強、管理方便和維護簡單等許多優點。
然而,許多用戶在選購局域網交換機時,往往過多地依賴于系統集成商,甚至僅僅根據廠商所推薦的解決方案作為標準,或者完全根據自已的需求來要求廠商提供產品。事實上,這些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網絡系統集成商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追求最大利益,廠商所提供的網絡解決方案往往缺少你所需要的特殊性,而完全按照每個用戶端口的價格來選購產品也是不現實的。因此,用戶只有學會選擇,才能真正獲得價廉物美的網絡產品。
1.可伸縮性
可伸縮性和可管理性是選擇局域網交換機的首要問題。可伸縮性好并非僅僅是產品擁有很多端口數量。因為局域網交換機應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確定其端口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擁塞或飽和。所以用戶需要考慮下面幾個關鍵的問題:內部可伸縮性在2個堆疊的局域網交換機之間,最大的可伸縮性是多少?帶寬的增長在局域網交換機沒有過載時,有多少個端口的傳輸速率可以從10Mbit/s提高到100Mbit/s?外部可伸縮性局域網交換機上連的最高速率是多少?例如,有1臺24用戶端口的可堆疊局域網交換機(注意,這里有意識地使用“用戶端口”這個術語,是因為在現實情況中,局域網交換機還有一些端口必須分配給服務器以及內部或外部連接),假設這24個端口能傳輸的流量全都是10Mbit/s,并且這臺局域網交換機上連的速率為1Gbit/s,因此,如果其中有8個端口的速率提高到100Mbit/s,就會導致上連的飽和。因為8個端口的傳輸速率達到100Mbit/s時,總流量就是800Mbit/s。而剩下的16個端口,每個端口速率為10Mbit/s,總共才160Mbit/s。這樣,24個端口流量總和為960Mbit/s,這說明這臺局域網交換機再也無法處理快速以太網連接了,否則就會出現擁塞。如果局域網交換機上連的速率為2Gbit/s,則它最多只能處理19個快速以太網端口,否則就會發生擁塞。所以,選擇局域網交換機的可伸縮性,直接決定了局域網各信息點傳輸速率的升級能力。
2.可管理性
研究證明,與所有網絡設備一樣,局域網交換機在運行和管理方面所付出的代價同樣遠遠超過購買成本。基于這方面考慮,可管理性已經開始成為評定局域網交換機的另一個關鍵因素。一般來講,局域網交換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可管理性能,至于可堆疊式局域網交換機還具有可以把幾個所堆疊的局域網交換機作為1臺局域網交換機來管理的優點,而不需要對每一臺局域網交換機分別進行管理和監視。需要注意的是,在可管理內容中包括了處理具有優先權流量的服務質量(QoS)、增強策略管理的能力、管理虛擬局域網流量的能力,以及配置和操作的難易程度。其中QoS性能主要表現在保留所需要的帶寬,從而支持不同服務級別的需求。可管理性還涉及到設備對策略的支持,策略是一組規則,它控制局域網交換機工作。網絡管理員采用策略分配帶寬,并對每個應用流量和控制網絡訪問指定優先級。其重點是帶寬管理策略,且必須滿足服務級別協議SLA(Service-LevelAgreement)。分布式策略是堆成組疊局域網交換機的重要內容,因為一次配置1臺局域網交換機是非常麻煩的,而且還容易產生一些潛在的錯誤。當采取一種新策略時,可能會導致需要迅速改變許多局域網交換機配置。因此,應該檢查可堆疊局域網交換機是否支持目錄網絡或輕載目錄訪問協議(LDAP),以提高局域網交換機的可管理性。
3.端口帶寬及類型選擇
選擇什么類型的局域網交換機,用戶首先應根據自己組網帶寬需要,再從局域網交換機端口帶寬設計方面來考慮。從端口帶寬的配置看,目前市場上有n×10Mbit/s+m×100Mbit/s低快速端口專用型、n×10M/100Mbit/s端口自適應型、n×1000Mbit/s+m×100Mbit/s高速端口專用型三種。第一種配置n×10Mbit/s+m×100Mbit/s低快速端口專用型,一般可完成骨干跑100Mbit/s全雙工,分支跑10Mbit/s的數據。從技術角度上看,這類配置的局域網交換機嚴格限制了網絡的升級,用戶無法實現高速多媒體網絡,因此國內外廠商已基本停止生產這種產品;第二種配置n×10M/100Mbit/s端口自適應型,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因為它們有自動協商功能AN(AutoNegotiation),能夠檢測出其下聯設備的帶寬是10Mbit/s還是100Mbit/s,是全雙工還是半雙工。當網卡與局域網交換機相聯時,如果網卡支持全雙工,這條鏈路可以收、發各占100Mbit/s的帶寬,實現200Mbit/s的帶寬,同樣的情況也可能出現在局域網交換機到局域網交換機的連接中,應用環境非常寬輕;第三種配置n×1000Mbit/s+m×100Mbit/s高速端口專用型,與第一類局域網交換機配置方式相似,所不同的是不僅帶寬要多幾個數量級,而端口類型也完全不同。即采用這種配置方案的局域網交換機,是當前高速網絡和光纖網絡接入方案中的重要設備,可徹底解決網絡服務器之間的瓶頸問題,但成本要遠遠高于前兩類產品。
4.VLAN的選擇
VLAN技術主要是用來管理虛擬局域網用戶在局域網交換機之間的流量,現在大多數局域網交換機都支持IEEE802.1Q附加協議定義的VLAN標準,從而利用局域網交換機端口、MAC地址及第3層協議和策略來支持VLAN的實現。局域網交換機的VLAN功能可以用于廣播控制、組分區和簡化主機管理,其最大特點是在物理上連接在同一臺局域網交換機上的所有主機和終端設備,可以根據用戶應用的需要將其分為多個邏輯局域網,相同邏輯局域網上的主機可以相互交換數據,而不同邏輯局域網上主機則無法相互訪問,且不同邏輯局域網可以共同擁有同一個物理服務器,從而可幫助用戶對主機做好合理管理。VLAN作為一種有效的網管手段,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是各個廠商提出了不同的標準,用不同的標準劃分VLAN不僅在功能上有較大差別,而且會給網管帶來混亂。最初的VLAN劃分是基于端口的,大部分臺灣廠商的局域網交換機都遵循這個標準。較新的VLAN產品劃分標準不但能實現端口VLAN,還能支持基于MAC地址的VLAN,以及基于協議的VLAN,但這些產品普遍遵循CGMP(CiscoGroupManagementProtocol)協議,而Intel與3Com公司的產品只遵循IEEE802.1Q標準。這說明,新的VLAN標準并不統一,用戶在選擇時一定注意這些標準和你所需要的VLAN是否統一。
5.多媒體寬帶網局域網交換機選擇
現代局域網越來越多地將100兆高速以太交換到桌面,以實現局域網內部VOD(視頻點播)業務。尤其是智能小區的普及,使寬帶高速網絡所帶來的視頻、音頻和小區物業管理,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顯然,這樣的寬帶應用環境是交換機的重要領域。所以,如果用戶想組建這樣的高速寬帶局域網,在選擇局域網交換機時應該注意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背板帶寬要高。寬帶局域網的每個信息點都在10Mbit/s以上,有的還使每個信息點達到了100Mbit/s。所以,用戶在組建多媒體寬帶網時,原則上要求背板帶寬越高越好,因為它可為局域網交換機在高負荷下提供高速交換通道,也為用戶客戶端和局域網系統升級留有足夠余地。其次是端口線速率要大,即每端口每秒能夠吞吐多少數據包。再者是包轉換能力,即要求局域網交換機每秒鐘轉發數據包的數量。最后則要求局域網交換機可提供QoS性能,方便網絡的管理與維護。
6.是否選擇第三層交換功能
第三層交換功能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局域網交換機提供的VLAN,而劃分VLAN是為了屏蔽廣播數據包,以及網絡安全與網絡控制管理方面的需要。不過,這種能夠滿足VLAN之間高效通信需求,且價格較高的第三層局域網交換機,對于在中小企業應用廣泛的局域網系統并沒有多少價值。因為VLAN劃分對于獨立性極高的中小企業網絡來講,其網絡內部的安全性和網管性已沒有多少意義了。取而代之的是,這種要求不高的安全和網管需要,完全可以采用技術成熟、種類較多、性能穩定和價格合理的第二層局域網交換機來完成。其實,采用基于第二層局域網交換機也可以實現VLAN功能,因為用戶可以通過第二層局域網交換機的公共端口,提供不同VLAN之間的高效通信,還可通過授權加以控制。總之,第二層局域網交換機還是有其許多優點,值得用戶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