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華為和Intel交換機的對比賞析
Cisco華為和Intel交換機的對比賞析,有很多熱心的網(wǎng)友對Cisco和華為對比問題給出了講解,不知道對提問者有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幫助,感謝網(wǎng)友的慷慨支持。和Cisco的設備做了一個比較。
這兩者的比較,其實也就是Cisco專有技術與工業(yè)標準的比較。先說一下網(wǎng)管軟件,華為的網(wǎng)管軟件包括兩部分:一是網(wǎng)管平臺,這是第三方的產(chǎn)品,可以有SNMPC,HP的OPENVIEW,IBM的NETVIEW等。
本次工程用的是WINDOWS2000 SERVER環(huán)境,用的是SNMPC5.0,原理完全一樣,網(wǎng)管端通過SNMP協(xié)議定期對網(wǎng)絡設備進行輪巡,收集相應的信息.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snmpc5.0顯示TOPO的純二層的東東,看起來非常不直觀,HP的OPENVIEW,IBM的NETVIEW也是這樣?
第二部分是網(wǎng)管軟件部分:就是華為自己的產(chǎn)品quidview,這里需說明的一點是NCV100R001版本不支持本次工程中的6506,2026設備,需要升級到NCV200ROO1版本.quidview基本和CISCOWORKS2000的ciscoview功能類似,就是實現(xiàn)抓面板,進行一些相關的配置和監(jiān)視總的來說,華為的網(wǎng)管軟件實現(xiàn)的功能比較簡單,基本上只相當于CISCOWORKS2000里面的CISCOVIEW.
與Cisco設備一樣,Intel交換機提供了豐富的管理方法,包括console,telnet,web,snmp...使用Intel的DeviceView,可以對設備的Bootp請求做出響應,首次設置交換機特別方便。Intel的Web管理相比Cisco來說,更標準,只要典型安裝的IE就可以了,不需要安裝Java插件,速度也快。各型號的交換機之間的界面一致性也好,不象Cisco,不同機型各不相同。
在Vlan的實現(xiàn)上,cisco的干道一般采用isl封裝(也支持802.1Q),因為ISL是CISCO自己的協(xié)議,華為設備只能用802.1Q.cisco的干道叫Trunk,華為的干道也叫TRUNK,Intel的干道叫Tagged Port,即在其上所有的幀都加上了Vlan Tag,普通的端口為UnTagged port.在Vlan的設置上,華為的實現(xiàn)較為煩瑣。
比如全網(wǎng)Vlan的同步,cisco有VTP,而工業(yè)標準的GVRP,我沒有去實現(xiàn)。cisco的干道默認屬于所有VLAN(1..1005),而Intel的干道要一個一個地指定到某個VLAN.Cisco可以用一個命令:set vlan 3 1/1-2 使1/1-2端口從Vlan1轉為Vlan 3.在Intel設備上,不但要將端口從Vlan1刪掉后加入Vlan 3,還要設置Port VID(即端口所屬的VLAN 的ID)。因此設置Intel的交換機需要更多的時間。
在華為8016設備上不支持VTP協(xié)議,在其它6506,3526,2026設備上均支持VTP協(xié)議,在8016上不能對VLAN1進行配置,因此網(wǎng)管設備的網(wǎng)段要調整到非VLAN1的其它VLAN.這樣TRUNK端口的管理VLAN也要改掉,CISCO用的是NATIVE VLAN這個命令,華為用的是DEFAULT VLAN這命令.
Cisco的生成樹是PVST,每個Vlan有一棵自己的生成樹。華為則是標準的單生成樹(和INTEL一樣),但現(xiàn)在引入了和生成樹(SPT Domain),解決了生成樹太大不便擴展的問題。目前各型號Intel交換機都可以支持1000BASET的上聯(lián)端口,470,480則支持多個1000BASET端口。
光纖連接距離方面Intel與Cisco差不多,但速率自動協(xié)商在一些交換之間有問題,例如480的1000M光纖口連460時要禁用自動協(xié)商。 華為的設備一樣,8016的1000M光纖口連6506時候,要關掉自動協(xié)商,否則會出現(xiàn)8016端端口起來,6506端口起不來(端口燈不亮,但光功率機測試后有正常光信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