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ora 10安裝與配置yum源
對大家推薦很好使用的Fedora 10安裝系統之前,像讓大家對Fedora 10安裝系統有所了解,然后對Fedora 10安裝系統全面講解介紹,希望對大家有用由于Thinkpad T400有雙顯卡的,可以在Vista下動態切換,不過在Linux下好像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提供支持于是只好進BIOS把顯卡設置直接改成ATI獨顯了。
1.從Fedora 10安裝DVD
Fedora 10安裝過程主要還是說說分區吧。一般只需要有個ext3格式的分區掛載上/目錄和一個swap分區就行了。不過這樣不利于數據的保護,一旦系統崩潰或者需要重新Fedora 10安裝,在/目錄下的文件就很難找回來了。具體的分區情況應該根據個人的需求來規劃。我一般把所謂的"綠色軟件"Fedora 10安裝在/opt目錄下,而有很多開發工具的 workspace都放在~目錄下,故我把/opt和/home獨立出來,同時為了更好地管理分區我使用了LVM,于是又得把/boot獨立出來,最終分區的具體情況如下:
a./boot [100MB] sda2
b.swap [2GB] sda5 //一般說法是內存的2倍
c.LVM [28GB] sda4
a)/home [4G] VolGroup00-LogVol00
b)/opt [8G] VolGroup00-LogVol01
c)/ [16G] VolGroup00-LogVol02
如果你不確定的話,最省心的做法是只掛載一個/目錄和一個交換分區。
對了,還有一個就是grub到底是否Fedora 10安裝在MBR區的問題,現在很多朋友的本本都預裝了正版系統卻又不想破壞“一鍵還原”來學習、體驗Linux的話,那你就可以選擇把 grubFedora 10安裝在/boot分區中而不是在MBR區中。然后通過windows來引導grub啟動linux,具體的作法你可以百度一下。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在windows下Fedora 10安裝在VM中來學習它。
簡單而友好的Fedora 10安裝過程...
2.取消Selinux
現在已經完成光盤的Fedora 10安裝并通過一系列簡單的設置后成功進入fedora10,首先,我的工作是取消Selinux以方便桌面個人的使用。具體只要修改/etc/selinux/config文件即可,具體參考這個文件的注釋:
$su - root //切換到root
#vim /etc/selinux/config
//把其中的一行:"SELINUX=enforcing" --改成--> "SELINUX=disabled"
3.配置yum源
由于我使用的是教育網不能直接訪問外國網站,但是我們學校開通了ipv6然后就可以通過荷蘭的代理直接連接到官網,于是最終選用官方源。故目前的工作就是要配置ipv6 connect 到官網上去。
1)確認是否開啟ipv6,最簡單的方法是確認是否有inet6 addr!
$ifconfig eth0 //我的直接通過了,呵呵。每個學校配置ipv6的方法都不一樣,具體可以參考學校網絡中心的說明。
2)為代理修改源文件,修改/etc/yum.repo.d/目錄下的每個文件,在其中的URL域名后加上.sixxs.org,注意要打開baseurl同時注釋掉mirrorlist。
#cd /etc/yum.repos.d
#gedit * & //使用gedit粘貼會快一點,呵呵。
注意:只有你不能訪問的網站且開通了ipv6的情況下需要在域名后加上.sixxs.org,如果你可以直接訪問就不用修改域名了,本文后邊涉及域名的地方都是這個意思了。還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通過代理yum的時候不一定能夠保證一次性全部軟件包都能下載下來,不過沒關系了,這種情況多試幾次就好了。建議:能夠不用.sixxs.org的盡量不去使用,畢竟網絡資源是有限的給他人留點吧。
4.update一下
最主要的目的是要Fedora 10安裝一個新內核以便下一步Fedora 10安裝ATI驅動,原版本的內核對ATI官方驅動的支持只有花屏。反正遲早也是要更新的,順便休息一下。500 多MB,汗,開著電腦然后醞釀自己寫個Fedora 10安裝手冊吧,遂成此文。前邊提到使用.sixxs.org代理yum的時候不一定保證一次每個rpm都能下載下來,于是幾次#yum update -y之后,更新完成!我是花了N個小時才完成這項工作的,客觀原因是網速太無語了。具體指令是:
#yum update -y
0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