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講解千兆以太網交換機事件組和警報組
深入講解千兆以太網交換機事件組和警報組,如何選擇一款千兆以太網交換機是很多朋友關注的問題,應該怎么去衡量一款路由器的任務執行,有哪些值得大家注意的參數呢?除了看路由器的事件組警報組,還應該了解自己的需求。
千兆以太網交換機歷史組監視任務執行以下循環操作:
◆從消息隊列接收定時器的消息,如果沒有消息,阻塞于該操作。接收消息的系統函數為NUReceive-From-Queue()。
◆從消息內容獲知要監視的端口,從該端口讀取統計組中所需的十項數據,與參數表保存的上一次讀取的數據相減得到差值,并由下式計算etherHistoryUtilization:Utilization=Pkts*(9.6+6.4)+(Octets*.8)/Interval*10,000其中Interval為一個采樣周期(秒數)。
◆將以上結果寫到歷史數據表的相應位置,然后用本次讀到的統計數據替換參數表中的原有數據,供下一周期使用。讀取當前時間,將原時間記錄time-strart替換。
千兆以太網交換機千兆以太網交換機事件組
由千兆以太網交換機事件組決定當監測變量超限時,是采用記錄日志,還是產生SNMP陷阱消息。該組與警報組一起實現,沒有專門的事件組任務。
千兆以太網交換機警報組
利用千兆以太網交換機警報組和千兆以太網交換機事件組,可以實現對網絡的預警管理。網絡管理者可以根據網絡的應用需要對網絡中比較敏感的參數設置門限,例如利用率、出錯率等。當門限被越過時,代理就會將情況記錄下來,或向注冊的管理站發送一個SNMP陷阱(trap)消息,通知管理站,網絡某項參數出現異常,需要進一步的處理。
RFC1757中定義警報組的MIB是由一個警報表組成。管理站對一個報警任務的定義,就通過設置該表完成。警報組的工作就是周期性檢查管理站指定的參數,將它們與給定的門限比較。比較的千兆以太網交換機方式有兩種。
用絕對值進行千兆以太網交換機比較,或用差值進行比較。如果超過了門限,則會產生一個事件,并根據事件組的設定決定進行日志記錄還是向管理站報告。警報組也需要使用一個鏈表作為狀態參數表,用于保存一些中間結果。其數據結構如下:
struct ALARM_TEMP
{
struct ALARM_TEMP * next;
UNSIGNED alarm_index; / * 該警報序號 * /
UNSIGNED samlpe_type; / * 以絕對值(0)比較還是以差值(1)比較 * /
UNSIGNED alarm_status; / * 警報所處狀態:上升(1)或下降(2)。初值為0 * /
UNSIGNED sample0; / * 上次采樣值,用于計算差值。初值為0 * /
NU_TIMER timer; / * 該警報所用定時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