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口全千兆交換機二層和三層性能測試
24口全千兆交換機二層和三層性能測試,24口全千兆交換機最近出現了很多問題,專家日前表示:QoS保證了在端口發生擁塞的情況下,高優先級數據得到優先處理,它對于24口全千兆交換機帶寬不足的網絡提高利用率十分有意義。
三層競技篇
3層24口全千兆交換機測試包括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OmniSwitch 6800-24、安奈特的AT-9924T/4SP、D-Link的DGS-3324SR和SMC的TigerStack 8724ML324口全千兆交換機。我們測試了3層24口全千兆交換機的2/3層轉發性能以及QoS。
2層轉發性能測試
在此項測試中,我們使用24口全千兆交換機的全部24個端口做全網狀測試,我們測試了24口全千兆交換機64、512和1518字節下丟包率、吞吐量和延遲。丟包率和吞吐量的測試時間為120秒,延遲測試結果選用時間為60秒90%負載下的測試結果。
從測試結果來看,絕大多數24口全千兆交換機都達到了零丟包及各字節下100%吞吐量的目標,只有SMC的TigerStack 8724ML3在1518字節下有0.12%的丟包,并達到了97.7%的吞吐量。測試結果見表6。
3層轉發性能測試
在3層轉發性能測試中,我們配置的24口全千兆交換機建立了24個VLAN,每個VLAN都分別包括一個端口,每個VLAN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從1.0.0.1/255.255.255.0至24.0.0.1/255.255.255.0。
在測試儀端,每個端口對應VLAN設置了網關地址及接口地址,每個VLAN設置了4個主機地址。我們測試了吞吐量、丟包率和延遲。測試中,全部24口全千兆交換機都實現了100%吞吐量及零丟包,延遲測試結果見表7。
QoS測試
QoS保證了在端口發生擁塞的情況下,高優先級數據得到優先處理,它對于帶寬不足的網絡提高利用率十分有意義。我們測試3層QoS的方法為:用SmartBits 6000C測試儀連接24口全千兆交換機的1、2、3和4端口,1、2和3端口向4端口同時發送了模擬UDP端口號為161,110和80的SNMP,POP3以及HTTP數據流。
此3種數據包的優先級在24口全千兆交換機的設置高低依次為SNMP最高、POP3次高,HTTP最低。3個端口的流量從負載的30%開始向擁塞端口發送數據包,那么3個端口的負載總額為900Mbps,所以30%負載的情況下并不會產生丟包,然后從30%開始,每端口每次遞增10%的負載,一直到每端口100%的負載。
測試目標是在測試過程中最高優先級數據包的丟包率應該始終為零,兩個低優先級數據包的丟包率應該有所區別。在數據包的延遲方面,高優先級數據包的延遲應最低。從測試結果來看,每家廠商都達到了預期目標,測試結果令人滿意,限于篇幅關系,只舉例一張測試結果圖片供讀者觀看,其余見網站。
QoS測試結果(綠色為SNMP高優先級數據包丟失率,藍色和黃色分別為POP3、HTTP中低優先級數據包丟失率,高優先級數據包在測試過程中幀丟失率應該始終為0,Total代表總丟幀率)。
在QoS配置方法上,測試工程師仔細觀察了每家廠商的配置文件,每家廠商的QoS配置都很有特色,例如安奈特的AT-9924T/4SP在配置QoS時,先根據某些條件來區分數據流,然后把多個要實行同一個QoS策略的數據流放到流組中,多個流組再組成一個流量級別。
對流量級別執行某些策略,將策略下放到24口全千兆交換機的某一個或者全局端口。D-Link的DGS-3324SR在寫入QoS命令時較為便捷,即在一條命令中就實現了以上的動作,但簡捷的同時也有其缺點,即對每一個級別都要寫一個策略。
此次測試,我們對24口全千兆交換機進行了綜合評價。在進行整體考核時的權重為:性能占60%,功能占30%,價格占10%。由于目前市場上固定配置24口全千兆分為純2層和3層,我們將24口全千兆交換機測試分成了兩種類別。
在4款參測的2層24口全千兆交換機中,Alcatel OmniStack 6300-24表現出眾,該產品性能優異——零丟包率、100%吞吐量、不存在HOL和延遲較小;功能方面——支持協議VLAN、2/3/4層CoS等。綜合以上因素,OmniStack 6300-24獲得了《網絡世界》評測實驗室編輯選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