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一代交換機技術的市場表現
隨著我國組網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推動了交換機技術的更新升級,目前光交換也的得到了廣泛應用,下面我們就看看這些新型交換機技術的市場表現。數字化、寬帶化、傳輸光纖化、分組化是今后電信網絡和信息網絡的發展趨勢,因此,很有必要構建一個與業務類型無關或弱相關的綜合業務平臺,使網絡可以承載多業務。
這樣既能在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上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又能夠對業務的發展保持良好的適應性,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運營者與用戶的投資利益。目前,隨著硬件技術的發展,這種想法在技術上已經完全可以實現。
多層交換
目前,一二層交換技術已經不能夠滿足用戶的需要,因此出現了第三層交換技術。第三層交換將二層交換機和三層路由器兩者的優勢有機而智能化地結合成一個靈活的解決方案,可在各個層次提供線速性能。隨著三層交換機技術在市場的不斷推廣和應用,三層交換技術及其產品在企業網/校園網建設、寬帶IP網絡建設(如城域網、智能社區接入)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市場的需求和技術的發展雙重拉動這種應用的縱深發展。三層交換的應用在從最初骨干層、中間的匯聚層一直滲透到邊緣的接入層。
下一代網絡將更加智能化,假如引入第四到第七層交換,那么網絡就可識別網絡上每一個數據包所屬的應用和服務,然后應用這種信息把數據包傳送到正確的路徑。因此,在第三層交換技術走向成熟的基礎上,第四到第七層交換技術也開始逐步被接受,并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了應用。
從技術角度來說,目前三層交換機雖然具備了企業級路由器的大多數功能,但路由器較三層交換機功能更為強大,如網絡地址轉換等,仍然無法由三層交換完全替代。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三層交換機技術的功能肯定會越來越豐富。另外,從國內的情況來看,三層交換機雖然發展勢頭良好,但想取代企業級路由器還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光交換
業務的高速持續增長,需要更大的網絡帶寬來滿足要求。DWDM技術能有效解決帶寬問題,但隨之而來的是光纖中信道數量急劇增加,需要大容量的光交換機。密集波分復用(DWDM)能充分利用光纖的巨大帶寬,使得“光纖耗盡”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近年來,DWDM技術已經從長途干線系統滲透到城域網。由于復用的波長信道數急劇增加,光纖的傳輸容量可以以指數形式增長。
目前光交換機的市場規模并不大,這是因為光交換機技術上的相對不成熟,是限制光交換機市場迅速增大的主要因素。其主要體現在光交換矩陣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上的不成熟。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光交換機的市場規模將日益壯大。可以預測,在未來的十年中,具有路由選擇和出錯恢復等功能的全光交換機將在交換機中逐漸占據主要地位。在以低于1Gb/s速率傳輸的網絡(如局域網)中,OEO還是有著明顯的優勢,這種可靠性高且成本較低的光電光(OEO)光交換機在低速網絡中仍會得以廣泛應用。
可以預見,光路交換技術構成的光交換機,將逐步在電信領域得到大規模推廣使用。隨著各類光開關技術及其他單元技術的日趨成熟,小規模的光交換機設備如OXC和OADM已經問世。現以MEMS為突破口的大規模光電集成和由此實現的大規模全光交換技術已初見端倪。全光交換將在未來的光通信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和巨大的市場,并孕育著又一次網絡技術的革命。
ATM與IP結合
盡管ATM作為一種全能技術的神話已經破滅,但迄今為止,ATM仍然是最適于多業務、多比特率應用環境的通信協議,因而作為多業務平臺,匯接各種業務是其未來的主要角色。而且,IP技術也會面臨大量的問題。比如,IP的QoS問題。目前解決方案的思想很多都是借鑒于電信網絡,但是實現起來難度很大。所以,ATM與IP結合是其另一重要的發展方向。IP與ATM的結合是面向連接的ATM與無連接IP的統一,也是選路與交換的優化組合。
目前,還沒有哪一種像ATM那樣具有多業務高速率支持能力。因而對于電信網而言,在一段時間內,ATM作為多業務平臺是比較理想的。即使在可預見的未來,在網絡邊緣地帶,ATM作為業務匯集點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為此不少ATM廠家仍然在努力改進ATM交換機的性能和容量,使其在下一代電信網中占據一席之地。ATM與IP的結合有兩種方式,第一是兩者重迭,這樣雖然可以保證QoS,但是會增加協議的復雜度;第二是兩者綜合,這種方案能夠最大限度地同時利用ATM與IP的優點。
ATM技術能夠提供二層的高速交換,ATM標準已逐漸被完善,其產品也已基本成熟,廣泛地推向市場。但是ATM和IP的結合仍然在不斷演變中,工業標準的一致化也需要相當的時間。因此,ATM與IP技術相結合的交換機技術會成為以后市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