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服務器中進行靜態路由配置
靜態路由配置主要分為兩步,首先查看內核路由器,然后執行route命令,靜態路由是在路由器中設置的固定的路由表。除非網絡管理員干預,否則靜態路由不會發生變化。由于靜態路由配置不能對網絡的改變作出反映,一般用于網絡規模不大、拓撲結構固定的網絡中。靜態路由的優點是簡單、高效、可靠。在所有的路由中,靜態路由優先級***。當動態路由與靜態路由發生沖突時,以靜態路由為準。Linux支持一下路由守護進程:
Routed :支持RIPI路由協議;
Gated:支持RIP、BGP、EGP、OSPF四種路由協議;
Zebra:支持RIP、BGP、OSPF三種路由協議;
靜態路由配置***步:查看內核路由表
登陸Linux服務器查看路由表,使用命令:route,127.0.0.1即封閉回路地址,我們知道,使用TCP/IP協議的電腦,都會擁有一個IP地址,彼此間相互以IP地址確認對方,傳遞信息與數據。在有些情況下,我們為了進行某項測試(比如網卡是否正確安裝),或者是沒有另外一臺電腦作為接收端。這時,我們可利用本機扮演信息的發送端和接收端,這就是所謂的封閉回路。也可以使用等價命令:netstat -r。
靜態路由配置第二步:route命令格式:
主要選項如下。
-n:不顯示域名。
-e:顯示其他信息。
-v:顯示詳細信息。
-F:顯示FIB信息。
-C:顯示FIB緩存信息。
add:增加路由。
del:刪除路由。
-net:路由到達的是一個網絡,而不是一臺主機。
-host:路由到達的是一臺主機。
-netmask Nm:指定路由的子網掩碼。
gw:指定路由的網關。
route命令舉例:
添加到主機的路由
添加到網絡的路由
刪除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