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阿爾法路由器GR55的點點滴滴
朋友寫的阿爾法路由器GR55配置手記,他使用阿爾法路由器GR55有很長時間了。對阿爾法路由器GR55應該有一個很深入的了解了,所以,對于很多朋友來說,看看下面的文章會有不錯的收獲的。可能我是屬于中國比較早的一批使用Soho無線網絡的用戶,記得那個時候為了wow,申請了上海電信的fttb寬帶,卻發現從客廳的lan口連接到PC要拉一根10米的網線,實在不雅觀,所以就買了一個無線路由來用。
記得當時市場上可以選擇的無線路由范圍很窄,IEEE802.11g標準還不成熟,而且支持這個標準的(54m)無線產品價格也比較貴,動輒就要700、800的大洋。相較之下,阿爾法路由器GR55經過理念的發展,標準已經比較完善,支持的產品也比較穩定。
可惜不像現在的無線路由市場802.11g無線產品這般百花齊放,當時上海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只有Tp-Link和Netgear兩種802.11b的無線路由,連D-Link都難覓蹤影。無論從品牌影響力上,還是外觀上,Tp-Link與Netgear都相差太遠,自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Netgear,雖然要了我430大洋,再配了一塊Tp-link的WN250的802.11b PCI網卡,一共花了500大洋。
這臺Netgear MR814 v3的802.11b標準的無線路由屬于Netgear產品線中的低端產品,只能用作無線AP和路由使用,不支持WDS中繼功能,不支持IP過濾(個人認為這個功能是比較渣的雞肋)、Mac過濾(似乎不支持WDS,Mac過濾也沒用),其它如Mac綁定、DHCP、端口轉發等功能倒是蠻全的。這么對年用下來,畢竟肉麻的說句,也是有了感情的,但是就像8年之癢七年之癢的夫妻一樣,不滿也還是有的。
機能低,我半開連接數設為32,但是一開flashget很容易當機,uTorrent建議的<200,我根本不敢設到3位數,這個路由我估計正常情況就是上上網,最多拖5臺無線的機器,開個PPLive絕對死給你看,信號一般,5~6米隔墻只有20~50%的信號,信噪比也比較高,昨天拿到了阿爾法路由器GR55,雖然不是什么好東西(同事觀點:最爛的路由@@),但是看中了它對于ipov和p2p的優化,以及針對學生宿舍的穩定性優化(地球人都知道學生上網是干啥),于是興沖沖跑回家,插電,PC連接……
怎么默認SSID和說明書不一樣?還不需要帳戶驗證就可以登錄?不管了,繼續,選擇連接類型,經驗主義老毛病犯了,直接選了無線ISP,然后又在菜單里一堆設定,保存……完蛋了,連不上路由了。這才仔細拿過說明書,好好研究了下,發現設錯了,只要Reset路由,重啟設為網關模式,才解決。
再次研究各項菜單設定,發現沒有DHCP綁定Mac的功能,看說明和網上的宣傳應該有的啊,以為是固件的問題,下載1.4.5版,刷!沒有,1.4.4繼續上,刷!還是沒有。研究了整整一晚上,發現這個看來估計是阿爾法路由器GR55才有的功能,這個閹割版的GR-55 mini是沒有的了,算了,一分價格一分貨,既然已經占了價格的優勢了,就不要要求太高了,還是老老實實把臺式機的ip手動指定吧。
想想這次家里的無線環境升級還真是一波三折,買的bcm4306的嫁接pic無線網卡(山寨貨,pci-mini+pci轉接卡,不過做工不錯,淘寶的老板說是D-Link的代工,看硬件id似乎是dell的無線網卡)開始死活裝不上公版驅動,后來好容易裝上了非公版驅動,順利認出并用驅動人生更新了驅動,結果老是藍屏,用了自帶的光盤里的驅動,索性找不到硬件,都要瘋了。***無意中打開windows設備管理器,發現有一個隱藏設備是以前裝過的netgear ma311的微型端口,馬上重新找到以前裝的插槽,安上ma311,在認出設備以后,卸載,重啟,再安bcm4603,終于一切解決了。
幸好自己的技術還算是個業余網管,不然只能瞪白眼了。到今天,這個阿爾法路由器GR55的無線路由還算比較滿意:7~8米隔墻,信號穩定在80%,信噪比極低,PPLive、PPStream這些P2P在線影視軟件跑得很歡,不像以前,這些東西我電腦上是不安家的,uTorrent同時開8個任務一點問題沒有,當然,缺點也是有的。連接反應慢,以前找到netgear的信號,連上去是非常快的事情(使用DHCP),現在指定IP的電腦連上去都要小一會兒,不過連上了倒是很穩定。
阿爾法路由器GR55固件還是有些bug,比如無線Mac綁定的時候要點兩次下拉列表才可以填入內容,不夠智能化,netgear一旦wan口插上網線可以自動判斷連接類型,阿爾法路由器GR55都要自己手動設置,設錯了連不上路由的話只能Reset了,在進行一些諸如Mac綁定的操作時,無法實時查看連接對象,需要事先準備好要的內容,做填空題而不是做選擇題。總的來說,這臺無線路由還是對得起這個¥110這個價格的,soho一族或是小型公司可以考慮,如果50人以上的大中型公司,那就算了,不差那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