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接入解決方案全面概括
做好無線接入解決方案是前期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如何實現更加優化合理的無線接入方案,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
1概述
在短距離的通信中,無線技術被普遍看好,其中射頻技術因為功耗低和無方向性等優點而受到青睞。通信頻率為2.4GHz的頻段是全球開放的ISM(工業、科學和醫學)頻段,使用者無需申請許可證,給開發者和用戶帶來了很大方便;同時,可以有效地避免低頻段信號、各類電火花及家用電器的干擾。因為這一頻段具有這些優點,其他的一些應用,如藍牙、WLAN,也是在這一頻段;但藍牙和WLAN對于工業控制、醫療傳感器、住宅和樓宇自動化裝置等設備來說,過于復雜,其成本也過高,很難滿足快速開發和低成本的要求。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種低成本、低功耗、能夠快速開發應用的無線接入解決方案,來實現設備的無線連接。
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TCP/IP協議已經成為目前被廣泛應用于Internet的通信協議。在嵌入式系統中實現TCP/IP協議棧,利用Internet進行遠程數據傳送,可以實現對遠端設備運行狀態的監視和控制。在嵌入式TCP/IP平臺下利用工作頻率為2.4GHz的無線收發模塊nRF24E1,進行短距離的點對多點的無線通信;用無線技術解決最后10m的通信問題,可實現一種無線接入解決方案。
2 nRF24E1及其通信協議
2.1nRF24E1模塊的基本特性
nRF24E1是北歐集成電路公司(Nordic)推出的一款帶8051內核的無線收發模塊,內部結構如圖1所示。該模塊的無線收發器工作于2.4GHz的ISM頻段,有多達125個的頻點,可通過改頻和跳頻來避免干擾。nRF24E1的集成度非常高,內部集成了增強型8051內核,2.4GHz無線收發器,100ksps的9路10位模數轉換器,UART接口,SPI接口,PWM輸出,內置RC振蕩器、看門狗和喚醒定時器以及專門的穩壓電路。所有高頻元件包括電感、振蕩器等,全部集成在芯片內部,因此芯片的性能穩定,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很小。
nRF24E1采用36腳QFN(6mm×6mm)封裝,最大傳輸速率可達1Mb/s,靈敏度為一90dBm,最大發射功率為OdBm;在較為理想的環境中,室內傳輸距離可達30~40m,室外傳輸距離可達100~200m;其工作電壓為1.9~3.3V,工作溫度范圍為一40~+80℃。
2.2nRF24E1之間的通信協議
其中,Preamble是前導碼,是硬件自動加上去的;ADDR是發送的地址,為32~40位;PAYLOAD是有效數據;CRC是CRC校驗和,由內置CRC糾檢錯硬件電路自動加上,可設為O、8或16位。ADDR、PAYLOAD和CRC的總長度最大為256位,因此,設置較短的地址和校驗和能提高傳輸效率,但也使得可靠性降低。
nRF24E1通過軟件設置收發模式、收發頻率、接收地址、發射功率、CRC校驗和的長度、有效數據的長度等。無線收發器有2個頻道:頻道1可以接收和發送;頻道2只能接收,且頻道2的接收頻率總比頻道1高8MHz;同時,每個芯片可以設置2個地址。收發頻率和地址隨時都可以通過軟件更改,實現改頻和跳頻;但是,必須通過通信協議解決好,一致的頻率和正確的地址才是數據傳送的前提。只有地址符合且校驗和正確的包,才能被進一步處理;若有一項不正確,整個數據包就被硬件自動丟棄。若地址與校驗和相符,則由硬件產生中斷DRl或DR2,8051才能將數據接收到緩沖區。在同一時刻,nRF24E1只能處于接收或發送模式中的一種。一般以接收模式為待機狀態。
3 無線接入解決方案
nRF24E1主機是無線系統的關鍵部分。它不但作為接入點,負責與嵌入式TCP/IP模塊交換數據,同時也負責與其他無線模塊通信。為實現Internet網絡互聯,使用以太網控制芯片RTL8019AS,并將TCP/IP協議棧嵌入在ATmegal28的內部。除此之外,ATmegal28內部還實現了一個小型通用的WebServer,而遠端的PC就作為客戶端。
數據的傳送過程是遠端PC通過Internet發送數據,由RTL8019AS接收數據包,再由ATmegal28對TCP/lP數據包進行處理,得到PC發送的信息,AT-megal28再將數據通過SPI接口傳送到nRF24E1主機。nRF24E1主機根據內部協議又將數據傳給相應的nRF24E1從機,再由nRF24E1從機對各自的設備進行通信或控制。nRF24E1從機給遠端PC傳送數據為反向的過程。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