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萬兆非屏蔽銅纜布線技術詳解
萬兆非屏蔽銅纜布線技術,可能好多人還不了解萬兆非屏蔽銅纜布線技術,沒有關系,看完本文你肯定有不少收獲,希望本文能教會你更多東西。
用王朔的小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名字來描述萬兆非屏蔽銅纜布線技術的現狀非常到位:關于雙絞線銅纜萬兆以太網標準IEEE802.3an的探討點燃了火焰,技術領先的幾家布線廠商于上半年爭先推出相關產品成為了助燃油料,火焰的這半熱鬧非凡;標準尚未頒布、串擾等技術問題仍比較棘手、部署成本還較高等成為人們駁斥對方的武器,而用戶少得可憐成為最現實的深深海水。水火不相容,是火焰蒸發海水,還是海水淹沒火焰?多種跡象表明,萬兆非屏蔽銅纜技術之火正在燃燒。
燃燒的火焰
首先,標準進展順利。當2002年6月,IEEE通過光纖支持萬兆以太網的標準被最終批準之時,雙絞線銅纜上是否可以支持萬兆以太網就已經成為需要討論的重要話題。IEEE在2003年1月專門就這個問題成立了研究小組,目前這方面的消息也很受關注。事實上,萬兆銅纜的標準有兩個,即IEEE 802.3ak(即10GBase-CX4標準)和IEEE 802.3an(10GBase-T)。前者為在同軸銅纜上實現萬兆以太網傳輸,已經在2004年3月獲得了批準,但傳輸距離被限制在15米之內;后者是在雙絞線銅纜上實現萬兆以太網,它又有屏蔽雙絞線和非屏蔽雙絞線之分,而非屏蔽雙絞線支持萬兆傳輸正是這篇文章的主角。據悉,這一標準工作進展順利,按照進程,在明年7月,標準將獲得批準。這無疑將極大地推動雙絞線萬兆銅纜技術的發展。
其次,產品爭相問世。布線領域一直是這樣,盡管最終標準還沒有頒布,但領導廠商總是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并且在標準頒布前就拿出在性能上“超過標準規定”的產品,在萬兆非屏蔽銅纜產品中表現得更為突出。泰科電子、康普、西蒙、Molex、Belden CDT、泛達等廠商都推出了相關產品,給已經點燃的火焰添足了燃料。更為欣喜的是,在西蒙最近發布的新聞中有這樣一個信息點值得關注,即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西蒙已為用戶安裝了超過100萬個支持未來萬兆應用的銅纜信息點,這其中包括了至少50萬個非屏蔽銅纜信息點和超過50萬個屏蔽銅纜信息點。
再有,萬兆增長迅速。布線系統作為網絡的基礎,其發展與網絡設備有直接關系。換句話說,新的布線系統技術的誕生與發展,完全是網絡應用高速發展帶來的新要求。那么,我們看一下IDC對不同端口以太網交換機銷售的預計(詳見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從2002年開始,萬兆端口銷售數量逐年增多,相信隨著技術的成熟,萬兆非屏蔽銅纜一定會為整體萬兆端口的增長貢獻力量。西蒙公司技術支持李常力先生表示,“超5類產品1999年成為市場主流,6類產品在2002年成為市場的主流,隨著萬兆雙絞線銅纜技術標準在明年夏天頒布,從今年起萬兆銅纜技術在國際、國內就開始得到一些應用,綜合考慮網絡應用的普及,該技術會在2007到2008年得到大發展。”
冷冷的海水
事情往往都有兩個方面,萬兆非屏蔽銅纜技術似乎更明顯一些。火焰的另一面,冷冷的海水依然存在,并且不淺。
在布線領域技術一直比較領先的泰科電子公司雖然推出了萬兆非屏蔽銅纜產品,但該公司表示,由于采用一些新的設計來解決串擾問題,生產成本也會提高,因此就目前的研究表明,利用萬兆非屏蔽銅纜布線技術解決方案可以有效地消除串擾的影響,提高信噪比,而且屏蔽系統是相對成熟的布線系統,對用戶來說是一種好的選擇。顯然,就目前來講,他們更建議用戶采用萬兆屏蔽系統。百通公司上海辦事處應用專員王為認為,萬兆主要是針對部分對傳輸速率有超高要求的用戶而開發的,相信不會和“6類替代超5類”有類似性,也不會成為市場的主角。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張豫沛先生更是給萬兆非屏蔽銅纜潑足了冷水。他講,“在現階段以及相當長時期內,萬兆真正應用于桌面的需求量小于10/100/1000Mbps到桌面的需求量,萬兆非屏蔽銅纜布線技術,其合理的使用量也相應有限。在綜合布線系統的配線子系統中,若個別需要規劃10GBase-T到桌面,則暫不宜用UTP。無論把萬兆UTP布線系統說得多么如花似錦,它總歸是進入UTP性能極限,對外界的異常也非常敏感。光纖具有冗余大、富有彈性、安全性高、安裝難度小等特點,有了光纖作為選擇,何必要挑戰非屏蔽雙絞線這個極限?綜合布線系統是為計算機網絡應用服務的,而不是為***進性而布線的,建筑物布線是基礎建設,不是試驗場。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萬兆真正大量應用于桌面是比較渺茫的。”記者也就這個話題與國內幾家布線安裝商進行了交流,“我們對萬兆非屏蔽銅纜布線系統很關注,但我們還沒有真正安裝過產品。”成為了普遍說法。
的確,萬兆非屏蔽銅纜在國內用戶尚少這是事實,但是任何新鮮事物都有個起步的過程,把眼光放到足夠遠來看待這個問題更有意義,現在關鍵要看它是否有足夠的優勢來說服用戶選擇它。萬兆非屏蔽銅纜是否已經跨越了技術的門檻?其未來的應用會集中在哪些領域?選型和實施要注意些什么?這些問題都需要探討。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