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紹綜合布線工程管理細則
綜合布線工程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里我們主要介紹綜合布線工程中標識管理的問題,包括介紹重視綜合布線工程管理、線纜標識不規范、標簽材質標準等方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布線工程:標識管理一樣重要
傳輸介質從銅纜發展到現在的雙絞線和光纖,傳輸速度由10兆、百兆發展到千兆,國際測試驗收標準也由TIA568更新到了TIA/EIA-568B。可是,與TIA568標準同時推出的TIA/EIA-606《商業建筑物電信基礎結構管理標準》在國內的推廣應用卻非常緩慢。其主要原因是,綜合布線工程的甲乙雙方和工程監理所關心的主要是工程的質量,如線纜敷設是否符合標準、能否通過測試驗收、工程造價是否超預算等等,但是對與用戶關系最密切的網絡文檔和標簽標識往往被忽略。經常發生的情況就是,當網絡運維人員進入機房時,發現線纜和相關設備上貼的標識已經脫落,用戶線路信息已無處查找。
重視綜合布線工程管理
隨著綜合布線工程的普及和布線靈活性的不斷提高,用戶變更網絡連接或跳接的頻率也在提高,網管人員已不可能再根據工程竣工圖或網絡拓撲結構圖來進行網絡維護工作。那么,如何能通過有效的辦法實現網絡布線的管理,使網管人員有一個清晰的網絡維護工作界面呢?這就需要有布線管理。
所謂布線管理,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邏輯管理,一種是物理管理。邏輯管理是通過布線管理軟件和電子配線架來實現的。通過以數據庫和CAD圖形軟件為基礎制成的一套文檔記錄和管理軟件,實現數據錄入、網絡更改、系統查詢等功能,使用戶隨時擁有更新的電子數據文檔。邏輯管理方式需要網管人員有很強的責任心,需要時時根據網絡的變更及時將信息錄入到數據庫。另外,需要用戶一次性投入的費用比較大。
物理管理就是現在普遍使用的標識管理系統。根據TIA/EIA-606標準即《商業建筑物電信基礎結構管理標準》的規定:傳輸機房、設備間、介質終端、雙絞線、光纖、接地線等都有明確的編號標準和方法。通常施工人員為保證線纜兩端的正確端接,會在線纜上貼上標簽。用戶可以通過每條線纜的***編碼,在配線架和面板插座上識別線纜。由于用戶每天都在使用布線系統,而且用戶通常自己負責布線系統的維護 ,因此越是簡單易識別的標識越容易被用戶接受。一般標識使用簡單的字母和數字進行識別。現在盡管許多制造商在生產面板插座時預印了“電話”、“電腦”、“傳真”等字樣,但我們建議不要在面板插座上使用這些圖標。因為,首先這些標識信息不完全,達不到管理的目的;其次,綜合布線工程基礎設施將不再具有通用性。在TIA/EIA-606標準中,如何作標識、用什么樣的標識、怎樣做記錄、紀錄中應該包含什么、系統圖、平面圖等等都有明確的規定,在此不做詳述。
線纜標識不規范
以線纜標識為例,目前仍有許多施工單位和用戶在使用下面幾種不規范的標記方法:
用口取紙標簽或不干膠貼紙*寫文字的方法對線纜和光纖進行標識。不過,這些標簽很小,有不同書寫習慣的技術人員在其*寫各種不規則的文字,其他人員讀取分辨難度可想而知。技術人員對電纜進行標識的另一個方法被稱為“掛牌標記法”。當你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由于要將標簽懸掛于電纜之上,在移動、增加以及修改的過程中,懸掛于電纜之上的標簽常常被弄得一塌糊涂。
技術人員也經常使用一種打號器直接在線纜上打印符號。不過,打號器會弄臟線纜,也不便于更改標識信息。還有一些技術人員在做線纜標識時選擇了錯誤的材料,如使用較硬而有彈性的聚酯材料或普通的聚乙烯材料等。這樣,不論你采取那種粘貼方式,其材料的特性都會影響其粘貼的耐久性。這些材料的標識只適用于平面標識,如配線架、資產、面板標識等。
標簽材質標準
在TIA/EIA -606 8.2.2.3標準中,對標簽材質的規定是:線纜標簽要有一個耐用的底層,材質要柔軟易于纏繞。建議選用乙烯基材質的標簽,因為乙烯材質均勻、柔軟、易彎曲、便于纏繞。一般推薦使用的線纜標簽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是白色的打印涂層,下半部分是透明的保護膜,使用時可以用透明保護膜覆蓋打印的區域,起到保護作用。透明的保護膜應該有足夠的長度以包裹電纜一圈或一圈半。同時標簽還要符合UL969的要求(UL——美國保險商實驗所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性質的產品安全試驗和認證的組織)。UL969實驗分為暴露實驗和選擇實驗兩部分。暴露實驗包括:溫度、濕度和抗磨損實驗;選擇實驗包括:粘性強度、防水、防紫外線、抗化學腐蝕、耐氣候性、抗低溫能力實驗等。
目前,國內廠商還沒有生產出通過UL969實驗的同類產品,而北京安恒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國貝迪公司的標簽通過了UL969實驗認證,在電信、政府、能源、交通、銀行、金融、軍隊、電視臺及科教系統都已有廣泛的應用。另外,我國加入WTO以后,許多國內標準都要向國際標準靠攏或是直接采用國際標準,綜合布線工程的標識管理也將遵循TIA/EIA-606標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