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Hibernate核心API
Hibernate還是比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Hibernate核心API,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
Hibernate核心API
1:Configuration接口,用于讀取配置文件信息(hibernate.cfg.xml),創建SessionFactory.(注意如果:hibernate.cfg.xml的名字改了以后要寫在:Configuration config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a.xml");否則他找不到)
2:SessionFactory接口:用來生廠Session對象。
3:Session接口:封裝Connection對象,他還提供了對數據持久化對象進行操作的方法,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持久對象的緩沖區,Hibernate能夠自動檢測緩沖區中的持久化對象是否已經改變,并及時刷新數據庫,以保證Session中的對象與數據庫同步。
4:Transaction接口:事物對象(增刪改)\一般在Oracle中使用。(必須添加事務)
5:Query接口:對數據庫以及持久化對象進行查詢。
6:Criteria接口:他允許創建并執行面向對象的標準化查詢(對象查詢).
在Session接口中提供了如下操作數據庫的主要方法:
◆save():把對象保存到數據庫。
◆update():更新數據庫所對應的對象。
◆delete():把對象從數據庫中刪除。
◆load();從數據庫中加載對象。
◆find():從數據庫中查詢對象。
核心配置文件:hibernate.cfg.xml文件用于和數據庫建立聯系。Hibernate中對象-關系映射文件用于建立實體域對象和數據庫表的關系。Hibernate核心API中操作的實體域對象有:瞬時(臨時)狀態、持久狀態、游離狀態。
◆瞬時狀態:當實例化一個持久化對象后,這個對象就處于瞬時狀態。即保存在一個內存區域。
◆持久狀態:當Hibernate核心API把處于瞬時狀態的持久化對象與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關聯,對象具有了唯一的OID標識,那么就為持久狀態。
◆游離狀態:當Hibernate核心API的Session關閉后,此次持久化對象雖然擁有了OID和數據庫對應的記錄,但是會話已經關閉,對象不再持久化管理之內,此時就叫游離狀態。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