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PC操作系統的絕唱
作者:無名
現在預言Windows7能否獲得成功是件特別困難的事,因為一方面Windows7和Vista一樣,可能比WindowsXP更炫,但真正的突破性在哪里還沒有充分展現,畢竟操作系統不是時裝。
現在預言Windows7能否獲得成功是件特別困難的事,因為一方面Windows7和Vista一樣,可能比WindowsXP更炫,但真正的突破性在哪里還沒有充分展現,畢竟操作系統不是時裝。而另一方面,很多人確實用XP很久了,尤其在中國,如果有預算,那么換個新的至少能獲得微軟的支持,特別是OEM廠商會這么想。
好在還有比這更容易的預言:Windows7之后Windows這一操作系統品牌的命運――微軟不會再有,或者不應該再有Windows這樣的PC操作系統了!
Windows纏住了微軟的雙腿
DOS-Windows的成功是產品的成功,更是商業模式的成功。PC曾經對蘋果Mac的壓倒性勝利源于IBM對PC技術的“無私”開放,而微軟和英特爾則利用最初為這一開放體系的軟硬件底層提供產品成功轉化IBMPC兼容機體系為Wintel標準的架構,從而在PC時代圍起了他們專屬的封閉領地。微軟借鑒圖形界面技術,通過Windows2、Windows3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PC應用體驗。在其后微軟全力推出了Windows95,逐步培養起用戶的操作習慣,并且在技術上(至少在當時)杜絕了其他操作系統產品應用微軟圖形界面的可能。加上強大的市場推廣,Windows95獲得了巨大成功,正式開啟了Windows時代。這是一個所有挑戰Windows統治的行為都遭到微軟毀滅性打擊的時代,這種打擊對手的能力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微軟商業模式的成功,但另一方面反Windows的力量開始集結。
Windows被微軟自己所擊倒
操作習慣和大量Windows應用可以鎖定絕大部分的Windows用戶。真正能擊倒Windows的,還是微軟自己,而PC之外的力量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Windows誕生的十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外部設備被連接到PC上,Windows的管理對象和內容也因此不斷膨脹,并使得Windows自身的體積和運行資源占用越來越大。但是對用戶來說另一項關鍵性的操作系統功能――人機的交互方式,包括管理和使用文件的方式卻沒有太大的變化。Windows7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改進,但是遠遠不夠。
作為旨在讓每臺PC都用上的Windows,在開發時顯然被賦予了“百事通”的定位。它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保持和強化用戶的固有操作習慣和控制所有可能用得上的設備及應用程序,是微軟發展Windows的邏輯根基。而給用戶帶去更好的用戶體驗則是違背這種商業邏輯的冒險。因為在PC操作系統領域早已沒人能真正撼動Windows的地位了,微軟為什么要冒險呢?!
如果我們把視線跟著Windows從PC延伸到移動終端領域,我們就能知道另一股力量正在從側面向Windows襲來。曾經在個人電腦領域被PC擊敗的蘋果憑借帶給用戶全新交互體驗的產品在用戶隨身設備領域,包括移動終端市場上重新煥發了青春。而Windows在這一領域還秉承著移植PC上的習慣和應用來贏得用戶的商業邏輯,對日漸逼近的威脅渾然不覺。這也許源于對Windows的自信,也許源于無知的傲慢,就像大部分PC領導廠商最初面對上網本一樣。
PC皮之不存,Windows毛將焉附
20多年前IBM兼容機創造了PC產業,也成就了Wintel聯盟的輝煌。但今天,PC已至暮年,交互終端將最終取代事務運算型的終端,Windows代表的PC操作系統如不轉型就將退休。
產業融合已經從概念和趨勢變為正在發生的歷史,產品融合已經拉開大幕。處在PC、手機、家電之間的產品越來越多地涌現,上網本只是這一變化的小荷尖角,卻已見GoogleAndroid立上頭。按照微軟操作系統開發的周期,賽迪顧問預計下一代微軟終端操作系統面世時,終端將主要逐漸演化為三類:一是隨身交互型終端,二是桌上交互型終端,三是自動應答型終端。無論哪種終端都不以帶動各色的外部設備為主要任務,它們都是大小不一的網絡中的人―機、機―機之間交互的界面,因此這樣的終端內部結構將更加簡潔,已經不需要現在Windows這樣龐大的PC操作系統了。
從更長遠看,虛擬化技術將使終端的程序運行環境可以在服務器端被創造出來。無論在公司還是家里,甚至在室外,用戶都可以在沒有操作系統的終端上像現在一樣運行各種應用。云計算(或者別的遠程計算模式)將使大量的運算任務被分配到遠端,終端開機自檢后的工作不再是裝入操作系統而是聯網申請資源了。當個人應用已不必然需要在PC本地運行的時候,微軟苦心經營的Windows鎖定用戶的圍堰終將成為馬其諾防線。用戶對Windows操作的習慣也將被開放的互聯網應用操作習慣所取代,Windows上的大量應用也將逐步被根植于互聯網的服務所替代。新的終端不再依賴Windows就能被用戶輕松使用,Windows曾經霸氣十足的商業模式將就此作古,一個時代也因此終將結束。
好在還有比這更容易的預言:Windows7之后Windows這一操作系統品牌的命運――微軟不會再有,或者不應該再有Windows這樣的PC操作系統了!
Windows纏住了微軟的雙腿
DOS-Windows的成功是產品的成功,更是商業模式的成功。PC曾經對蘋果Mac的壓倒性勝利源于IBM對PC技術的“無私”開放,而微軟和英特爾則利用最初為這一開放體系的軟硬件底層提供產品成功轉化IBMPC兼容機體系為Wintel標準的架構,從而在PC時代圍起了他們專屬的封閉領地。微軟借鑒圖形界面技術,通過Windows2、Windows3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PC應用體驗。在其后微軟全力推出了Windows95,逐步培養起用戶的操作習慣,并且在技術上(至少在當時)杜絕了其他操作系統產品應用微軟圖形界面的可能。加上強大的市場推廣,Windows95獲得了巨大成功,正式開啟了Windows時代。這是一個所有挑戰Windows統治的行為都遭到微軟毀滅性打擊的時代,這種打擊對手的能力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微軟商業模式的成功,但另一方面反Windows的力量開始集結。
Windows被微軟自己所擊倒
操作習慣和大量Windows應用可以鎖定絕大部分的Windows用戶。真正能擊倒Windows的,還是微軟自己,而PC之外的力量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Windows誕生的十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外部設備被連接到PC上,Windows的管理對象和內容也因此不斷膨脹,并使得Windows自身的體積和運行資源占用越來越大。但是對用戶來說另一項關鍵性的操作系統功能――人機的交互方式,包括管理和使用文件的方式卻沒有太大的變化。Windows7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改進,但是遠遠不夠。
作為旨在讓每臺PC都用上的Windows,在開發時顯然被賦予了“百事通”的定位。它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保持和強化用戶的固有操作習慣和控制所有可能用得上的設備及應用程序,是微軟發展Windows的邏輯根基。而給用戶帶去更好的用戶體驗則是違背這種商業邏輯的冒險。因為在PC操作系統領域早已沒人能真正撼動Windows的地位了,微軟為什么要冒險呢?!
如果我們把視線跟著Windows從PC延伸到移動終端領域,我們就能知道另一股力量正在從側面向Windows襲來。曾經在個人電腦領域被PC擊敗的蘋果憑借帶給用戶全新交互體驗的產品在用戶隨身設備領域,包括移動終端市場上重新煥發了青春。而Windows在這一領域還秉承著移植PC上的習慣和應用來贏得用戶的商業邏輯,對日漸逼近的威脅渾然不覺。這也許源于對Windows的自信,也許源于無知的傲慢,就像大部分PC領導廠商最初面對上網本一樣。
PC皮之不存,Windows毛將焉附
20多年前IBM兼容機創造了PC產業,也成就了Wintel聯盟的輝煌。但今天,PC已至暮年,交互終端將最終取代事務運算型的終端,Windows代表的PC操作系統如不轉型就將退休。
產業融合已經從概念和趨勢變為正在發生的歷史,產品融合已經拉開大幕。處在PC、手機、家電之間的產品越來越多地涌現,上網本只是這一變化的小荷尖角,卻已見GoogleAndroid立上頭。按照微軟操作系統開發的周期,賽迪顧問預計下一代微軟終端操作系統面世時,終端將主要逐漸演化為三類:一是隨身交互型終端,二是桌上交互型終端,三是自動應答型終端。無論哪種終端都不以帶動各色的外部設備為主要任務,它們都是大小不一的網絡中的人―機、機―機之間交互的界面,因此這樣的終端內部結構將更加簡潔,已經不需要現在Windows這樣龐大的PC操作系統了。
從更長遠看,虛擬化技術將使終端的程序運行環境可以在服務器端被創造出來。無論在公司還是家里,甚至在室外,用戶都可以在沒有操作系統的終端上像現在一樣運行各種應用。云計算(或者別的遠程計算模式)將使大量的運算任務被分配到遠端,終端開機自檢后的工作不再是裝入操作系統而是聯網申請資源了。當個人應用已不必然需要在PC本地運行的時候,微軟苦心經營的Windows鎖定用戶的圍堰終將成為馬其諾防線。用戶對Windows操作的習慣也將被開放的互聯網應用操作習慣所取代,Windows上的大量應用也將逐步被根植于互聯網的服務所替代。新的終端不再依賴Windows就能被用戶輕松使用,Windows曾經霸氣十足的商業模式將就此作古,一個時代也因此終將結束。
責任編輯:符甲
來源:
中國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