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1.5下強大的String性能淺析
JDK1.5下的String強大我們首先來看看之前版本的String的特征:
JDK1.5下的String強大是說String在JDK1.5下變得更加實用,Java中的String是個特殊的類型,它即不是基本類型,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變量,而是個固定類型,即final型。所以在寫SQL語句或繁瑣的字符串表達式的時候,為了提高效率,我們一般使用StringBuffer來代替String。原因是字符串A和字符串B運算后,會生成新的對象C。如下:
- String a = "mx";
- String b = "java";
- String c = a + b;
- System.out.println(c);
上面的代碼一共有三個String類型的對象,即a、b和a + b。之前我們也說過,因為String類型是固定值,所以運算后java編譯器會重新為其分配一塊內(nèi)存用于存放結(jié)果。不過,這是JDK1.5以前對String類型運算的處理方式了。1.5以后對String運算進行了優(yōu)化,以上面的代碼為例,使用JDK1.4.2編譯后的程序如下:
- String s = "mx";
- String s1 = "java";
- String s2 = s + s1;
- System.out.println(s2);
可以看到,編譯后的程序中,s2的計算仍然使用了s + s1的方式,換句話說還是生成了第三個字符串對象。那么JDK1.5編譯后的程序又是怎樣的呢?
- String s = "mx";
- String s1 = "java";
- String s2 = (new StringBuilder()).append(s).append(s1).toString();
- System.out.println(s2);
可以看到,經(jīng)JDK1.5編譯后的代碼使用了StringBuilder來進行字符串的運算,如果象上面代碼那樣僅僅一個運算,那么看不出什么效果(因為在運算時,新創(chuàng)建了一個StringBuilder的對象),若存在大量運算時,效果就非常明顯了。因此,在使用JDK1.5以后的版本編程時,字符串加運算就不必在意了。
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些網(wǎng)友在測試JDK1.5的String時,用了下面的方法:
- String a = "ab";
- String b = "a";
- String c = "b";
- System.out.println(a == (b + c));
返回true,就認為是JDK1.5對String的優(yōu)化。其實這是不對的,即使在JDK1.5以前的版本下執(zhí)行上面這段代碼,返回值依然是true。這是因為java有String池的概念。具體請參看《java中的String池》。
JDK1.5下的String性能其實就是強化了面向?qū)ο蟮奶攸c,那么通過本文對于JDK1.5下的String的介紹,你是不是迫不及待要嘗試下呢?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