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叫板IBM——你玩地球?我玩太陽!
讓IBM郁悶的是,此次收購還是在IBM放棄收購的10天之內達成的,眼看著煮熟的鴨子飛了,IBM只能看著手中的“地球”望“太陽”興嘆了。
在此次收購達成之前,業內許多專家就曾對甲骨文ORACLE收購SUN作出過評價,幾乎每一個人都認為,如果甲骨文ORACLE成功收購SUN,將會在業界誕生出一個更加巨大,甚至是可怕的巨頭,今天,這個掌握太陽的甲骨文ORACLE終于達成了這個夢想,成為了太陽神阿波羅。可以遇見,下一步甲骨文ORACLE的矛頭將直接指向IBM,成為IBM最可怕的競爭對手。
從IBM來看,幾年來的轉型讓IBM從一家傳統的IT公司正在向商業公司轉變,特別是從其電子商務到智慧的地球的發展戰略來看,IBM正在希望玩轉整個地球,甚至是地球無處不IBM,確實,IBM有這個實力。
現在,IBM已經從過去的硬件、軟件、服務的組織架構,調整成為了以服務、咨詢為首,軟件為次,硬件為底的業務模式,三大業務群組相互溝通協作,配合全球融資租賃服務部,一起為用戶提供全面的咨詢、采購、金融等服務,整體架構非常合理。
在服務產品線方面,10條主要的產品線涵蓋顧問咨詢、維護、遷移等信息化領域的方方面面。軟件集團中的五大軟件產品線涵蓋了辦公、中間件、數據庫、IT管理、軟件開發五大商業應用領域,另外還擁有IBM多年積累的操作系統產品z/OS和AIX。硬件集團則包含了從主機到PC服務器,從高端存儲到磁帶存儲在內的全面產品線。
從這個角度來看,IBM確實有實力去倡導智慧的地球,然而,不湊巧的是,他碰上了玩“太陽”的甲骨文ORACLE。
從2003年以來,甲骨文ORACLE一直就在利用不停的收購來強大自己。記得是在2004年9月,埃里森正式對外宣布,甲骨文ORACLE要做“大而全的軟件公司”,這意味著甲骨文公司的業務范圍將涵蓋底層數據庫、中間件應用平臺以及應用軟件三個層面。這個概念在隨后的幾年中,不斷踐行。
2004年12月13日,甲骨文ORACLE宣布該公司已經同仁科達成協議,將以103億美元的價格完成收購。甲骨文ORACLE CEO埃里森不無得意地表示:“甲骨文的應用軟件客戶會增長一倍,應用軟件銷售額會提高50%。
隨后的時間里,有資料顯示,在隨后兩年多的時間里,甲骨文ORACLE進行了30多起收購,平均不到兩個月就進行一次收購。這些行動再次證明了埃里森做“大而全的軟件公司”的決心。甲骨文ORACLE通過收購建立了數據庫、中間件和應用軟件的三駕馬車。
在數據庫領域甲骨文ORACLE本來已經擁有了非常強大的產品,原本對其產生一定威脅的MySQL數據庫也隨著甲骨文ORACLE被納入懷中,可以說掃清了前進中的一個強有力的對手。
除了數據庫之外,中間件領域,甲骨文ORACLE通過收購BEA更加鞏固了自己的領先優勢。而在應用軟件領域,2003年甲骨文ORACLE宣布收購仁科和愛德華茲,2005年底,Siebel也被埃里森收入囊中,這些都鞏固了甲骨文ORACLE在應用軟件領域的戰斗力,相比“不做應用軟件”的IBM來說,甲骨文ORACLE和用戶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一步。在操作系統領域,甲骨文ORACLE也擁有了自己的開源的操作系統,雖然知名度較低,但從架構上來看,已經非常完善。
這次對于SUN的收購也成為了甲骨文ORACLE近年來***收購硬件相關的廠商。可以看出,甲骨文ORACLE不再是2004年的甲骨文ORACLE,CEO埃里森也不僅僅再甘心于只做“大而全的軟件公司”,因此,收購了一家可以甲骨文ORACLE實現互補的公司。
因為SUN在操作系統Solaris、應用軟件OpenOffice、數據庫MySQL、開發工具JAVA,以及硬件:服務器、存儲領域都有著多年的技術積累,不僅可以彌補甲骨文ORACLE在軟件領域不足,同時,更是加強了甲骨文ORACLE在硬件領域的短板,解決了以前軟件“不接地氣”的問題。
而且,埃里森一貫是采用后發制人的戰略來狙擊競爭對手,此次收購也算是他歷來性格的再次體現,2004年收購仁科就是在此前失去愛德華茲收購機會之后發生的,Retek則是與SAP PK的結果,此次又成功從IBM口中奪下SUN。
現在,已經確定成功的甲骨文ORACLE可以舒舒服服的把玩一下自己懷中的太陽了,更大的難題留給了競爭對手,IBM該如何繼續玩轉自己的地球?對于HP來說,還有什么詞可以表示自己的戰略?SAP又將何去何從?我們只能說,IT真是一個拼實力的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