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360:IBM大型機45年發展歷程專訪
IBM給System/360大型主機命名時,意喻一個圓的360度,象征著“可以滿足每位用戶的每個需求”。
System z副總裁及***技術官George Walsh在IBM工作的近44年時間里見證了大型主機的完整發展歷程。IBM Systems雜志大型主機版最近采訪了Walsh,傾聽他親歷的平臺發展故事,并了解他見證的持續創新。
System z副總裁及***技術官George Walsh見證了大型主機的發展歷程(攝影Chip Williams)
問:你是什么時候加入IBM的?什么時候開始參與這個持續多年的項目的?
答:大約44年前我在紐約加入了IBM。當時IBM剛剛發布System/360。我最初的工作內容與主機無關,而那時別人已經在接受大型主機的培訓了。最終我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學習,學習當時所需的全新操作系統、全新架構以及全新系統。
我自己***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型主機客戶是紐約的Con Edison電力公司。大型主機為Con Edison所作的一切讓我感到驚異。Con Edison采用大型主機做的***件事實際上就是為客戶服務提供支持。然而這樣的需求后來演變成了客戶信息控制系統(CICS),直至今天它還是使用最廣泛的系統,運營著當今世界上最多的交易處理。那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環境,而Con Edison也是一個很有創新意識的客戶。
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斷積累經驗教訓;***個系統并沒有如我們所愿的可靠,出現了一次24小時宕機事故,客戶非常生氣,引發了一場混亂,事實上燒毀了 Con Edison的一家分公司。這次事件使我很早就意識到了極度的可靠性與可用性的重要,而這種意識也影響了我的整個職業生涯。
“大型主機持續穩步發展,自45年前其問世以來始終沒有停止腳步。”
——System z副總裁及***技術官George Walsh
問:你對大型主機過去經歷的哪些重大變化或創新印象最為深刻?
答:人們似乎認為大型主機是始終不變的設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有任何變化。這種觀點絕對是錯誤的。大型主機自其45年前發布以來,始終穩定發展。人們只看到了整個行業在不斷發展,但是并沒有意識到大型主機邁向新的創新水平。
以虛擬化為例,是大型主機創造了虛擬化,并且衍生了許多與虛擬化相關的專有技術:如虛擬機的概念和完全共享I/O資源的概念。這些概念都見證了大型主機的創新。如果你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并且多次遭遇藍屏,那么此類問題很多都是由于內存泄漏造成的,而具有存儲保護功能的System z架構則能夠避免此類問題。當你看到藍屏時,你應該想一想大型主機的創新,正是由于大型主機的存儲保護功能和架構避免了諸如系統中個體用戶隨時可能發生的的內存泄漏問題。
大型主機不斷演進,每一部分都得到了發展。比如其他架構中的處理器會加速,在大型主機中亦如此。不同之處在于大型主機的設計非常關注資源共享。因此,大型主機具有超大的緩存系統和高性能的內存系統,這些使大型主機成為一種出色的資源,可以在眾多用戶中共享。人們通常會把大型主機與一個詞聯系起來,也的確如此,那正是強勁。“大型主機永遠不會宕機。”這需要硬件、操作系統和中間件共同達成。
大型主機的優勢在于它能夠幫助我們與客戶建立關系,因為它以需求為出發點。我們不斷發展大型主機,以滿足客戶最為緊迫的要求。長期客戶也在鼓勵我們就此前行,而新興市場(比如印度和中國)的客戶也已意識到了大型主機的優勢,我們需要繼續發展,以響應他們的需求。
“我們在傾聽客戶的需求,理解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技術,并在努力證明大型主機能夠幫助你實現業務增長。”
——George Walsh
問:有沒有哪些大型主機的應用令你感到驚訝?不論這些應用是否由客戶所驅動的。
答:有件事非常有趣,也令我驚訝不已,那就是我們為巴西游戲公司Hoplon開展的項目。在游戲世界里使用大型主機讓我大開眼界。這個例子為我們指明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大型主機能夠為一些特別的事情加速,在Hoplon的例子中,客戶需要確保安全,因為游戲軟件擁有專利,而游戲玩家卻總是試圖打破規則。客戶想要獲得安全,但同時也要確保高性能的計算能力。
問:你能否更加詳細地介紹一下如今客戶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客戶采用大型主機的主流做法導致大型主機發生了何種變化?
答:總的來說,回顧60、70年代,大型主機首先是作為大型企業的重要計算設備產生的。今天,大型主機已經成為規模更大的整體基礎架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型主機發揮著關鍵作用,往往作為企業內部的安全中心或數據中心,但是它并不是企業的全部。因此,我們看待大型主機的角度已經發生變化,大型主機已不再是一個擁有全部組件的封閉式設備。今天,在你的環境中,大型主機能夠幫助你更加有效地充分利用環境中的其他設備。
你可能會說,只有在System/360那個時代的客戶才會有很高的可用性要求。其實今天的客戶仍然如此。區別在于過去的客戶得到一個9就會很滿意,今天的客戶卻希望發揮***,他們想要7*24小時的可用性。因為客戶的業務對大型主機的依賴性如此之強,任何故障都會造成巨大影響。在金融行業,一次10分鐘的宕機可能造成50萬美元的損失。盡管客戶要求聽起來一樣的,都是可用性,但是后者的要求卻更為嚴格,而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問:你認為有哪些技術在過去慢慢地前進發展?
答:我想有一個概念是最廣為人知的,那就是虛擬化,即多個用戶之間高度的資源共享。有很多年輕人還記得PC革命,PC是單一用戶的系統。而大型主機從一開始的首要目標就是最終實現共享資源,即它同時為眾多客戶與用戶提供服務。這個設計目標今天仍然沒有改變。大型主機同時運行著許多不同的應用和工作負載,這就是為什么大型主機能夠如此高效,這也是我們最初的設計出發點。
問:預言家指出大型主機將在90年代滅亡。你有什么想對他們說的嗎?
答:IBM 在90年代經歷了重大變革。在此之前,人們曾經預想過這樣的場景,巨型機器塞滿房間,到處充斥著硬件和設備。那些系統的設計采用的是雙極管技術。隨后出現了另外的計算方法。采用更佳的無縫技術運行系統,占據空間更少,但是性能稍遜,于是人們開始設想能否將它們聚集起來。我們認識到,即便大型主機有許多設計特性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的成本卻是其他設計方法的100倍。我們開始決然轉向無縫技術。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我們就生產出了無縫系統,它們與雙極管有著同樣的性能,但只是后者成本的十分之一,而且耗電也比后者低100倍。它們采用***進的集群技術,即Parallel Sysplex,將這些較小的系統聚集起來生成強大系統。直到今天,Parallel Sysplex還在為客戶做著這項工作。
這種大型主機拐點的想法存在很多人的腦海中。如果我們一直堅守過去的方向,固守這種基礎技術,我們實際上就可能已經成為歷史了。這僅僅是關于我們如何進行正確變革滿足客戶需求的一個例子。下一代System z平臺將再次證明這一點。我們選擇的方向,朝著混合技術發展的方向,已經讓我們領先于行業若干年,而且還將證明大型主機是如何健步如飛,通過變化滿足需求。
問: 大型主機不僅僅是臺機器。你如何描述那些使用和支持大型主機的人群?多年來大型主機是如何成長與變化的?
答:這個問題牽涉的方面很多。如果你從客戶管理的角度審視大型主機的話,大型主機是唯一一個能夠幫助你擴展性能而無需額外管理成本的平臺。我將此歸功于技術,但是用戶的功勞更是不可磨滅。想象一下,大型主機是一個具有持續可用性、共享的資源,它幫助使用大型主機的用戶開發了久經考驗的的變化控制系統、內部管理系統,也使我們從中受益。大型主機的光環屬于使用、開發和運行大型主機的那些用戶,正是他們的創新與知識幫助主機持續發展。
最近,隨著新客戶的加入,更多的新用戶開始對大型主機著迷。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由現有的用戶群培養起來的。同時,在年輕用戶以及大學生中也開始出現了解大型主機的強烈愿望。我認為這要歸功于在大型主機上運行Linux的舉措。大型主機是一個差異化明顯的平臺,它能夠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隨著這些需求變得越來越特別,大型主機將不斷攀越高峰,滿足需求。
問:你認為未來大型主機會面對什么樣的新需求或產生怎樣的創新?
答:我們最近對下一代大型主機做了一份研究:從應用和技術的角度出發,主要的行業驅動因素是什么?我們已經完成了這項研究,并且制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我們正在逐步推出下一代System z10,我們將再次以自己的前進方向***整個行業的發展。
我們正處在另一次技術變革的時代。整個行業正在苦苦應對,在這個時代里每年微處理器的性能都在提示。今天,打開你的筆記本電腦,它可能是“雙核”的。消費者不僅需要速度,他們還需要能夠平行處理和使用多核的能力。
我們必須利用技術解決這一問題,或者說創建一個混合系統。當我們推出下一代大型主機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已經出于對客戶特殊需求的關注,為這個世界提供了***進的混合處理器,并占據了行業的領導地位。我們關注的一個領域是在線或實時數據分析及數據挖掘。客戶僅僅需要將信息傳輸到一個高性能的計算機集群,然后等待結果即可,或許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得到結果。但你實時需要欺詐勘測和風險分析,,而這種實時數據分析的能力正是今天大型主機發展的方向。實時數據挖掘和對于客戶了解的需求至關重要。我們在傾聽客戶的需求,理解他們需要什么技術,并在努力證明大型主機能夠幫助客戶實現業務增長。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