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L和磁帶在歸檔中的應用
對于前端的備份服務器或應用服務器來說,VTL和磁帶設備是完全一樣的,前端完全不會知道后端的"磁帶",實際上是VTL系統以磁盤仿真出來的空間,因此能相當程度地替代磁帶的作用。但即使如此,對許多企業來說,仍不能因為采用VTL而放棄磁帶。
首先是長期存檔的需求。種種信息法規均要求企業保存一定期限,而一般磁盤系統的保固期限只有3年左右,若是更長的時間,可靠性就無法保證,而且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維護成本也會大幅提高。如果要將數據在磁盤上保存5~7年或更久,顯然每隔3年就要更新一次設備,不但花費龐大,同時還須執行麻煩的數據遷移作業。相較下,磁帶介質的保存周期就要長得多,單位成本也更適合用于超過5年以上的長期存檔。
其次是法規遵從的需求。目前許多數據法規遵從實務仍要求檢查磁帶,而非磁盤內的數據。某些法規甚至還要求特定數據必須保存在不可修改的媒體上,以防事后變造,而目前幾乎所有磁帶產品都能提供針對這類"一次寫入、多次讀取"需求的WORM(Write Once Read Many)媒體。除了技術非常成熟外,更重要的是這些產品均已獲得有關機構的認可,使用上沒有任何問題。
相較在磁盤產品部份,目前則只有少數廠商能提供具備"寫入后不可更改"的技術,但要取得這項功能,比起WORM磁帶昂貴許多,在市場上的接受程度仍相當有限。
***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考慮。雖然磁盤的成本不斷降低,但考慮到磁盤有效的使用時間,磁盤的單位使用成本仍高于磁帶。隨著數據量的不斷膨脹,無限制地購買磁盤加以存儲,顯然不是***對策。反之,基于數據性質的不同,而將數據分別置于不同速度、成本的存儲媒體上,將會是較為合理的作法。而磁帶基于低價的特性,十分適合作為整個存儲系統的最末端,用于存放產出時間最久、調閱機率***的數據。
VTL與磁帶設備的結合
對于有長期存盤、法規遵從,或是數據量龐大,必須考慮實施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企業來說,保留磁帶將是必要的作法。但這不意味著VTL與磁帶間不能共存,讓VTL與磁帶相輔相成。
首先,VTL可作為后端磁帶的緩沖(Buffer),以便縮短備份窗口,所有備份數據將先寫進速度較快的VTL,然后再于其他時間轉存到磁帶上。因此即使轉存磁帶的速度較慢,也不會影響到前端系統。
其次,通過VTL與磁帶的結合,也能方便地實現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一般而言,多數使用經驗均顯示,越新的數據,還原、搜索的可能性也越高,因此可通過備份政策設定,讓一定期限內的數據保留在速度較快、可靠性較高的VTL上,以面對快速還原的需求。至于超過一定期限的數據,也能通過設定自動轉存到磁帶上,以便清空VTL的空間讓給新產出的數據。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