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波:解密云服務前端發展狀態及本質
目前用個人電腦桌面瀏覽器是人們接入云端的主要前端工具。但其它形式工具正在層出不窮。云既然具有無所不在的特點,接入點的前端工具就也應該是無所不在。首先是個人電腦正在越變越小、輕、薄、可移動,從而使在隨時隨地接觸云變得越來越方便。請注意,究竟是前端接入工具的輕薄化、可移動化造成了云服務的無所不在,還是云服務這一需求催生了前端接入工具的這些變化?筆者愿意作出如下的說法:從技術發展過程上來說,云技術的發展是與信息技術的發展互為因果的。然而從云的本質上來分析(見下文馬上給出),云是本而硬件設備是末。筆者還認為這個說法同樣適用于本文所有其他部分對最新呈現技術的介紹。
或許在前端接入工具的輕薄化、可移動化的方面最具有示意性作用的標志是Intel于2008年6月推出的新款處理器Atom芯片。這款處理器是專門為裝入所謂的“網絡本”(Netbooks)、“網上”(Nettop)電腦與“移動英特網機器”(MobileInternetDevices,MIDS),主要為網絡瀏覽之用而設計的。超小、省電是其主要特點(比如在低負荷時能主動降低CPU頻率以減低能耗)。Atom處理器技術與無線寬帶技術結合,輕薄便攜的網絡本、各種專門化的電腦如電子書(如Amazon的Kindle)、智能手機,等等將使得接入云端之端口正在變得名副其實的無所不在。
然而云服務帶來的一個重大變革是從以設備為中心轉向以信息為中心。設備包括應用程序只是來去匆匆的過客(現在還有誰能讀出軟盤?),而信息及人們在信息中的投資則是必須要長期保留的資產(一年換兩個手機的人多了去了,而手機丟失的最重大損失恐怕是沒有做備份的通信錄吧)。所以如上所述的無論多么新穎的,目前甚至可以是相當昂貴的前端硬件設備都會過時,有的甚至會很快過時,變為一文不值!云上什么不容易過時?信息!
不僅不過時,許多信息必須長期保存,而且越久越有價值。VMWare的CEOPaulMaritz解釋道:今后在云上每個人都將會有一個伴隨終生的個人數據體,這樣的個人數據體不會被捆綁到任何一種機器上,雖著機器的過期失效而失效。如何實現這樣一種屬性呢?虛擬化技術再一次發揮作用(虛擬化技術在下文中還要發揮重要作用)!注意,在這一節里虛擬化是針對前段技術而言的。VMWare的虛擬工作站大概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前端虛擬技術應用的成功例子。然而更酷的是VMWare已經為本公司員工實現了虛擬桌面計算機,可以由中央集中管理。操作系統及應用都不是跑在員工面前的PC上,而是跑在數據中心的虛擬機上。這樣的虛擬機理論上可以被任何一種前端PC硬件所使用。所以早晚各種前端硬件工具都會被同樣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