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擴展PING在路由交換管理中的應用
路由器交換機等設備是中小企業網絡的核心,他們負責網絡中各個設備的互連以及網絡通訊數據包的轉發。不過很多網絡管理員在出現問題時僅僅通過在客戶機上PING目的地址或者其他方式來檢測網絡故障,要知道在路由交換設備控制臺上使用PING能夠獲得的反饋信息更多,下面筆者就從個人經驗角度出發講講擴展PING在企業路由交換以及內網管理中的應用。
一,如何在路由交換設備上使用PING:
和平時在普通計算機上使用PING不同的是在路由交換設備上利用PING來檢測網絡情況需要進行如下操作。
第一步:首先通過telnet或者超級終端連接到路由交換設備上。
第二步:進入到路由交換的管理界面后不管是在普通模式還是配置模式又或者是高級模式我們都可以順利的使用PING工具來解決網絡問題,即使路由交換設備對連接帳戶進行了權限劃分,PING指令也依然包含在權限最低的GUEST游客帳戶中。(如圖1)
第三步:在路由交換設備上的PING指令支持很多參數我們通過ping ?可以查看。
第四步:在路由交換設備控制臺中我們輸入“ping IP地址”后回車就實現了最基本最簡單的PING。(如圖2)
第五步:當然不光是在普通模式下,我們在VLAN模式下也可以通過PING值進行基本檢測工作。(如圖3)
第六步:同樣在進入到某個接口后也可以直接在接口模式使用PING值進行網絡暢通情況的檢測。(如圖4)
所以說PING在路由交換設備中的使用是非常靈活的,從上文中我們至少知道了三種PING方式,即在普通模式下,VLAN模式以及接口模式下使用。那么這三個模式下PING又有哪些區別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路由交換設備上PING的工作原理。 #p#
二,路由交換設備上PING的工作原理:
眾所周知PING的工作原理就是使用本機的IP地址作為源地址然后向目的地址發送幾個數據包,如果能夠接收到返回來的數據信息說明兩個地址的網絡通訊是正常的,如果發送后超過一定的時間沒有接收到返回的數據包則說明兩個地址的網絡通訊是中斷的。
那么在路由交換設備上PING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樣的呢?首先我們要確定源地址是什么,對于普通模式下的PING使用的源地址將是路由交換設備的管理地址,一般來說特別是交換機都應該具備一個專門的管理地址,這個地址就是在普通模式下PING使用的源地址。
反觀VLAN模式下的PING,每個VLAN都有一個地址,我們可以使用“int vlan vlan號”進入對應VLAN,然后使用“ip address ip地址 子網掩碼”來配置該VLAN的IP信息,當然也可以直接通過show run命令查看每個VLAN對應的IP地址。這個IP地址就是我們在VLAN模式下使用PING時的源地址。(如圖5)
在接口模式下的PING和VLAN模式類似,每個接口都有一個地址,我們可以使用int ethernet 3/1/20進入指定接口,然后使用“ip address ip地址 子網掩碼”來配置該接口的IP地址信息,當然也可以直接通過show run命令查看每個接口對應的IP地址。這個IP地址就是我們在接口模式下使用PING時的源地址。(如圖6)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在不同模式下PING使用的源地址是不同的,正因如此在路由交換設備下使用PING進行網絡測試的功能才更加強大,我們可以通過一臺路由交換設備實現針對多個網段甚至檢測多個網絡設備的連通性,從而發現網絡故障的根源。 #p#
三,路由交換設備上PING的參數意義:
當然和普通計算機的PING不同,在路由交換設備下PING的參數以及返回結果都有很大區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內容。
我們姑且不談PING的各個參數如何書寫,畢竟這些信息可以通過ping -?命令來查看,我們主要介紹下PING返回信息的意義。要知道在普通計算機上使用PING檢測到達目的地址的情況,返回的信息不外乎是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128或者Request timed out,前者代表網絡暢通,后者代表網絡不通,最多我們通過前者返回的TIME值了解網絡暢通情況以及擁堵情況。(如圖7)
然而在路由交換設備中的PING返回信息要多得多,主要包括“!”(代表網絡暢通無阻),“.”(代表網絡通訊超時網絡不通),“U”(目的地不可到達,可能是路由問題),“N”(網絡不可到達),“P”(協議不可到達),“C”(發生擁塞),“Q”(源斷開,因為路由器速度慢下來),“M”(最大傳輸單元MTU問題,因為不可分段),“A”(管理上被禁止),“I”(用戶中斷的PING),“?”(未知的數據包類型),“&”(超出數據包生存期),“CTRL+SHIFT+6”(異常中斷的PING),“%unrecognized host or address”(名稱解析故障)。
以上就是在路由交換設備下使用PING檢測到達目的地址時可能會返回的具體信息,總之類別是比較多的,相比普通計算機上使用PING的兩種結果,在路由交換設備下PING的功能要強大得多,我們可以通過他的返回信息值了解當前網絡的具體狀況,定位故障根源,從而快速查看到底是網絡問題還是協議等其他問題造成的通訊中斷。 #p#
四,實際應用中的技巧:
下面筆者簡單說說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通過PING反饋回信息排查故障的技巧。
(1)選擇適當源地址檢測網絡狀況——正如上文所說進入不同模式PING時使用的源地址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種不同來檢測問題所在,例如首先在接口模式下PING目的地址,如果是暢通的那么說明設備到達目的設備的鏈路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接下來再退回到普通模式下PING目的地址,如果這時反饋結果不通則說明問題應該出在路由表,畢竟接口到目的設備是暢通的,而在普通模式下要經過路由表中路由條目的轉發到正確的接口。所以問題一定出在路由表上。另外結合VLAN模式下PING可以檢測VLAN劃分的正確性。
(2)通過反饋信息判斷網絡故障——前面也介紹了在路由交換設備中PING命令的返回信息很多,那么我們就完全可以通過反饋信息來判斷問題根源,例如當PING某地址反饋為“UUUUU”時則表明目的網絡不可達我們應該從路由表下手查找問題,如果是“.”則代表網絡通訊超時網絡不通。當然更多的快速判斷需要靠豐富的經驗和綜合檢查。
五,總結:
PING命令在日常網絡檢測過程中應用廣泛,不過很多網絡管理員都忽略了他在路由交換中的應用,又或者即使知道在路由交換設備中可以通過PING來檢測網絡也沒有掌握更多的應用技巧,筆者希望通過本文可以幫助更多的網絡管理員重視使用PING來解決網絡難題,通過路由交換設備下功能更強大的PING指令來幫助我們在第一時間發現網絡故障根源。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