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2009年存儲和客戶端虛擬化發展強大
Gartner咨詢公司近期推出了"2009年十大戰略技術排行榜",虛擬化以傲人姿態高舉排行榜榜首。更令人驚訝的事實是,Gartner直接將云計算放在虛擬化之后第二的位置上。
在提及虛擬化時,Gartner咨詢公司強調說,盡管服務器整合仍然是這項技術巨大的增長點,但2009年存儲和客戶端虛擬化也將成為強大的發展趨勢。
Gartner咨詢公司還推崇在存儲虛擬化中應用重復數據刪除技術,盡管筆者認為重復數據刪除技術應該與虛擬化區分開來--重復數據刪除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技術,它應該與存儲虛擬化是合作共榮的關系而不是它的前提條件。準確的說是存儲虛擬化讓重復數據刪除成為可能,重復數據刪除會在某個時間周期內查找物理機上不同文件中不同位置的重復可變大小數據塊,將重復數據進行映射,減少副本的數量。
Gartner用了不同的語言來闡明客戶端虛擬化:"取代了數據中心中配置的硬件主板功能,作為虛擬機進駐"。我不確認使用這樣的術語是否能真實說明客戶端虛擬化的概念:放棄在硬件的特定區域安裝終端用戶的操作系統的做法,不管是在本地臺式機上還是數據中心的刀片服務器上。在客戶端虛擬化中,虛擬機取代了終端用戶的操作系統,進駐或共存在共享硬件的其他虛擬客戶機上。或者更直接的解釋是,多重客戶端虛擬操作環境在一個獨立主板上合作共存。
但另一方面,Gartner又在客戶端虛擬化趨勢出言謹慎,他們的說法是"盡管很多企業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配置計劃,但到了2010年接受托管虛擬桌面系統配置的企業數量也不會超過目標用戶的40%"。
我并不打算責怪Gartner,目前業界對于這個趨勢的重要性有很多錯誤的認識,有很多言論都低估了它的重要作用。簡單來說,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向客戶端虛擬化轉變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服務器整合的應用。服務器整合對于IT運營的重要性是基礎性的。根據哈佛大學創興大師Clayton Christensen的顛覆性創新理論的解釋,服務器整合是提高現有產品的持續性創新的行為。
與服務器整合不同,客戶端虛擬化是對整個終端用戶價值鏈交付的顛覆性改變。許多有關客戶端虛擬化的討論都集中在這樣一個事實上:即它什么時候能完成。無論應用軟件是通過傳統的瘦客戶機交付還是通過虛擬環境交付,終端用戶從他們的計算機顯示屏上都看不到什么不同。
這就是它的好處。坦率的說,如果客戶端虛擬化與傳統的瘦客戶機有什么顯著的不同,那最可能就是很多人認為它沒有什么成功的希望。不過從終端用戶處看起來相同的顯示屏在客戶端虛擬化環節卻有明顯的不同。這意味著交付客戶端環境的運作和流程要實現客戶端虛擬化的優勢,必須進行很大的改變。
首先,必須在數據中心中安裝新的硬件設備來運行虛擬機。這樣創建運行環境的成本也就成為部署客戶端虛擬化必備的投資。
其二,新的數據中心中的硬件上必須安裝和創建不同的虛擬機。換句話說,必須把現有的物理機遷移到新的虛擬機。
第三,企業中與延遲和負荷有關的網絡性能必須經過測試,如果需要的話,要對網絡進行升級來支持客戶端設備和數據中心之間的數據流。先前適用于瘦客戶機和服務器應用程序之間的數據流量的網絡未必具備充沛的容量來應對客戶端虛擬化日益增長的流量需求。
第四,企業過去用于管理客戶機的已有流程也必須修改。先前保持客戶機運行的許多必備工作隨著客戶端虛擬化的應用可能不再需要。比如不用再過分擔心防病毒軟件是否是最新版本的,也不用親自去檢查硬件到底出了什么故障。客戶端環境是在數據中心中創建的,用戶每次登錄都會產生新的地址,這些工作需要有人員對用戶環境進行行政管理,更行每次創建虛擬化時的映像。
因此,很容易你就能看到對客戶端虛擬化的遷移有很多說法,這也是為什么Gartner咨詢公司會在報告中稱"到2010年40%的企業將實施客戶端虛擬化"。以我的看法,事實上10家公司中有4家將去完成上面提及的客戶端虛擬化需要做的工作。承擔這些任務的40%的企業也將有所回報。
那么回報是什么呢?客戶端虛擬化為什么是一塊大蛋糕呢?
第一,取決于如何執行,客戶端虛擬化能在終端用戶所在地的低規格硬件上運行,這樣就能節約購買新硬件的費用,對于開發現有客戶機的利用率也有好處。因此就避免了客戶端虛擬化可能產生的許多基本建設費用的投入。盡管每個虛擬機節省的費用可能不大,但當應用到成百上千個終端用戶時,這筆費用就相當的可觀。
顯然,節省的這些費用中有部分會應用到數據中心需要的額外硬件上去,但是客戶端虛擬化應該還能節約成本。
第二,謹記上面所說的。我們說開源節流是企業力求的目標,要避免IT運營的費用不代表不支出。我們很難估計這個比例將是多少,要考慮到支出的金錢能物有所值,這確實需要一大筆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通過終端用戶來節約金錢,因為當他們的臺式機虛擬化后他們就不再會無所事事了。機器如果出現故障就會損失生產力,員工就無法工作。這種勞動力流失的成本遠遠超出了對員工投入的硬件和軟件的成本,因此使用客戶端虛擬化來保持客戶機運轉能帶來豐厚的經濟回報。
如果客戶端虛擬化能帶來經濟效益,那么為什么大家不馬上利用它呢?正如我之前所提及的,服務器整合的深入人心是因為它是持續性創新:應用時對流程或者行為的改變并不大。而與之相反的是,意識到客戶端虛擬化的優勢需要這些領域的重大轉變--而行為和流程的轉變也比技術的改變要困難的多。
此外,如果只有一小部分的基礎架構進行遷移,那么客戶端虛擬化的經濟效益就無法得到真正體現--這是因為你要長期在桌面維護上進行投入,要能夠聯機工作等。事實上,部分的客戶端虛擬化執行確實增加了你的成本,但當多數客戶機被遷移時,這些成本就可以被分攤。
因此,我對Gartner公司關于到2010年40%的企業將遷移至客戶端虛擬化的預測印象深刻。這部分企業這么做為客戶端虛擬化所帶來的巨額經濟回報提供了佐證,企業也面臨這行為和流程改變的挑戰。Gartner對他們的預測表示樂觀,但只是針對某個時間段,而不是指最終的接受程度。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