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進入千日沖刺?奧特曼深夜長文警告:如果沒有足夠的AI基礎設施,可能會引發戰爭! 原創
奧特曼深夜發文!引來無數網友圍觀。
談起心目中的“智能時代”,奧特曼又一次重申:可能在幾千天內,我們就會擁有AGI!
圖片
奧特曼說,“在未來幾十年,我們將能夠做到一些對我們的祖父母來說似乎像魔法一樣的事情。”而縱觀歷史,人類的能力擴展不外乎受惠于科技的發展,“我們之所以更有能力,并不是因為基因的改變,而是因為我們受益于社會基礎設施比任何一個人都要聰明和更有能力;從某種重要意義上說,社會本身就是一種先進的智能形式。”
在X上貼心的網友用o1為這篇長文劃了重點:
圖片
1. 人工智能將以指數級的速度提升人類的能力,實現今天看來像魔法一樣的成就。
2. 社會作為一種集體智慧發揮作用,而人工智能將極大地增強這種共享智慧。
3. 深度學習的可擴展性是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和潛力的關鍵驅動力。
4. 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時代有望帶來前所未有的全球繁榮和問題解決。
5. 獲得充足的計算能力和能源對于實現人工智能民主化和防止不平等至關重要。
6.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確保其積極的未來,就必須駕馭人工智能的風險。
然而,知名科技外媒TechCrunch卻銳評這篇文章,說奧特曼正從創始人模式向上帝模式邁進!
圖片
奧特曼的樂觀預言為什么會引來如此辛辣的批評?我們一起看看。
一、奧特曼的長文都說了什么?
先來看看奧特曼博客文章《智能時代》全文:
在未來的幾十年里,我們將能夠做出一些在我們的祖父母看來像魔法一樣的事情。
這種現象并不新鮮,但它將會加速。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能力顯著提升;我們現在已經能夠完成一些我們前輩認為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變得更有能力,不是因為基因的改變,而是因為我們受益于社會的基礎設施,這些設施遠比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更聰明、更有能力;在某種重要意義上,社會本身就是一種高級智能。我們的祖父母——以及他們之前的幾代人——建設并實現了偉大的成就。他們為人類進步的腳手架做出了貢獻,而我們都從中受益。人工智能將為人們提供工具來解決困難的問題,并幫助我們在這些腳手架上增加新的支撐,而這些是我們自己無法想出來的。進步的故事將繼續下去,而我們的孩子們將能夠做到我們做不到的事情。
這不會一下子發生,但很快我們將能夠與人工智能合作,幫助我們實現比沒有人工智能時更多的成就;最終,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擁有一個個人人工智能團隊,團隊中充滿了不同領域的虛擬專家,共同努力創造我們能想象到的幾乎任何東西。
我們的孩子將擁有虛擬導師,能夠根據任何需要提供個性化的課程輔導,無論是任何學科、任何語言,或任何學習節奏。我們可以設想類似的想法,用于改善醫療、創造任何人能想象的軟件等。
有了這些新能力,我們可以實現一種今天看來難以想象的共同繁榮;在未來,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比現在的任何人都好。僅僅是繁榮并不一定能讓人們感到幸福——有許多痛苦的富人——但這將實質性地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
這里有一種狹義的看待人類歷史的方法:經過數千年的科學發現和技術進步的復利效應,我們已經找到了如何融化沙子,加入一些雜質,以令人驚嘆的精確度在極其微小的尺度上將其排列成計算機芯片,通過它傳輸能量,最終得到能夠創造越來越強大的人工智能的系統。
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歷史上最具決定性的重要事實。我們有可能在幾千天內(!)實現超級智能;也許需要更長時間,但我確信我們會達到這一點。
我們是如何來到繁榮的下一次飛躍的門檻上的?
用三個詞來說:深度學習奏效了。
用十五個詞來說:深度學習奏效了,隨著規模的擴大而可預測地變得更好,我們投入了更多資源。
事實就是如此;人類發現了一種算法,它真的可以學習任何數據分布(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生成任何數據分布的“規則”)。以驚人的精度,隨著計算能力和數據的增加,它在幫助人們解決難題方面變得越來越好。不管我花多少時間思考這一點,我都無法真正理解它的深遠影響。
我們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弄清楚,但把注意力分散在任何特定的挑戰上都是錯誤的。深度學習有效,我們將解決剩下的問題。我們可以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說很多話,但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將隨著規模變得更好,并且這將帶來對世界人民生活的實質性改善。
人工智能模型將很快作為自主的個人助手,代表我們執行特定任務,例如協調醫療護理。在更遠的未來,人工智能系統將變得如此強大,以至于它們幫助我們創造下一代更好的系統,并推動全面的科學進步。
技術將我們從石器時代帶到了農業時代,然后是工業時代。從這里開始,通往智能時代的道路由計算能力、能源和人類意志鋪就。
如果我們想將人工智能交到盡可能多的人手中,我們需要降低計算成本并使其變得豐富(這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芯片)。如果我們不構建足夠的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將成為一種非常有限的資源,引發戰爭,最終主要成為富人的工具。
我們需要明智地但堅定地行動。智能時代的黎明是一個具有非常復雜且極其高風險挑戰的重大事件。這不會是一個完全正面的故事,但它的好處如此巨大,以至于我們有責任為自己和未來找到解決面前風險的辦法。
我相信未來將會如此光明,沒人能通過寫作來充分描述它;智能時代的一個顯著特點將是巨大的繁榮。
雖然這一切將逐步發生,但一些令人驚嘆的勝利——修復氣候問題,建立太空殖民地,發現所有的物理學——最終將變得司空見慣。憑借幾乎無限的智能和豐富的能源——生成偉大想法的能力,以及實現它們的能力——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
正如我們在其他技術中所見,也會有負面影響,我們現在需要開始努力最大化人工智能的好處,同時最小化它的危害。例如,我們預計這項技術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對勞動力市場造成重大變化(有好有壞),但大多數工作崗位的變化會比人們想象的要慢,而且我不擔心我們會沒有事情可做(即使它們在今天看起來不像“真正的工作”)。人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愿望,想要創造并對彼此有用,而人工智能將使我們像從未有過的那樣放大自己的能力。作為一個社會,我們將重新回到一個擴展的世界,并且我們可以再次專注于玩正和博弈。
我們今天從事的許多工作,在幾百年前的人們看來可能像是浪費時間,但沒有人會回頭看過去,想著自己希望成為一個點燈工。如果一個點燈工能看到今天的世界,他會認為周圍的一切繁榮是難以想象的。而如果我們能夠快進一百年,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周圍的一切繁榮也將同樣令人難以想象。
二、質疑的聲音:奧特曼是否淪為完全的資本家
在這篇長文中,奧特曼再度用非常樂觀的語調描繪AI的未來,而對于潛在的消極結果,卻總是一筆帶過。例如,人們擔憂的大規模失業,被簡單地形容成“我們預計這項技術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對勞動力市場造成重大變化(有好有壞)”。
因此,有網友擔憂地說,“文章很好地概括了AI好的一面,但我很擔心你似乎不再談論那些負面影響了。你曾經說過,人工智能的負面影響將可能導致世界末日。我感覺真誠的Sama被資本家的Sama取代了 ”。
TechCrunch批評奧特曼夸張的鼓吹,諷刺其“上帝視角”:“盡管人工智能對能源資源、碳排放和冷卻數據中心的用水量有重大影響,但他歷來將人工智能作為解決世界問題的方案,而這是以世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的進展為代價的。……但他所寫的大部分內容似乎都是為了讓懷疑論者相信人工智能有多么重要,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這樣的文章非但不會吸引新的粉絲,反而會讓人們更加關注我們是否正處于 "皇帝的新衣 "的境地。”
Hacker News上的網友則對文中的細節展開更加詳實的討論。
一位網友貼心的給奧特曼做了“英譯英”。
文中奧特曼說“如果我們想讓盡可能多的人掌握人工智能,就必須降低計算成本,使其變得豐富(這需要大量能源和芯片)。如果我們不建設足夠的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就會成為一種非常有限的資源,人們會為了爭奪這種資源而大打出手,而人工智能也會成為富人的工具。”可以翻譯成下面的意思:"我們需要將 OpenAI 子公司完全私有化,并將其轉變為一家營利性公司,在未來十年內籌集更多的資金,以實現非營利組織的目標,因為主要的威脅并不是未來幾年內自主代理帶來的生存風險或軍備競賽,而是由于籌資限制而導致的商業化不足"。
圖片
有人跟帖說:“他能想象因人工智能而爆發戰爭,卻不能想象因 "建設足夠的基礎設施 "所需的資源而爆發戰爭,真是令人驚訝。”“我們上一次為先進技術開戰是什么時候?軍隊沒有為電報、無線電、電話和汽車而戰。為AI也是愚蠢的。你的對手投下幾百枚炸彈,人工智能就沒有電力運行了。”
于是網友只能再次總結:“我想知道他是如何得出這樣的預測的:如果相信(奧特曼的)這種說法,就可以利用它來促進投資,獲得大合同,并游說獲得特殊的法律/稅收優惠。”
三、寫在最后:營利版OpenAI即將到來
網友說奧特曼的長文在為OpenAI子公司營利化打“預防針”。
這個猜測并非空穴來風。
根據《財富》9月的最新報道,奧特曼已經通知員工,公司將在來年從目前復雜的非營利結構轉型為更傳統的營利模式。
圖片
在最近的一次全公司會議上,奧特曼承認,隨著公司的發展和吸引了來自微軟等實體的大量投資后,OpenAI 現有的由非營利實體控制營利實體的結構已變得臃腫不堪。
奧特曼將之前的種種安排描述為 "不尋常",并表示向營利框架的轉變將使 OpenAI 更好地與科技行業的典型公司結構保持一致,從而可能使其更容易吸引投資者并明確其業務運營。盡管他沒有提供有關新結構的詳細細節,但他強調,這一變化對于促進 OpenAI 的使命和運營目標是必要的。OpenAI 的發言人也承諾,即使重組該組織的非營利性仍將存在。
目前,OpenAI目前正在與法律顧問協商,確保其向營利性模式的過渡符合行業標準。這個重大的決策,不僅對OpenAI的業務軌跡產生持久影響,更可能震動硅谷巨頭現有的格局。
1.https://ia.samaltman.com/
2.https://winbuzzer.com/2024/09/16/openai-plans-major-corporate-restructuring-in-2024-xcxwbn/
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1628167
本文轉載自??51CTO技術棧??
